心情好,吃火锅!
脱单了,吃火锅!
考过了,吃火锅!对我们中国人来说,
吃火锅这件事早就成了家常便饭。
家里聚餐,
热热闹闹边吃边聊。
不开心了,
把烦心事放在锅里涮涮吃掉。
虽然常吃,
但你真的知道火锅有多少种吗?
北方、川渝、云贵、岭南……
从底料到蘸料,
从食材到吃法,
都有着大大的不同。
火锅不一定是重口味的代名词,
除了牛油辣锅底,
还有清淡的粥底,
或是风味独特的酸菜底。
料碗可以是两掺麻酱,
也可以是油碟、干碟。
辣椒的作用,
从御寒变成祛湿,
从用来入味,
到被当作装饰品。
有的辣椒,
能给舌尖带来巨大刺激,
有的却仅仅用来提鲜。
在大中国的版图上,
火锅真的有种吃法。
其中总有一种,
是你还没吃过的。
01北方地区▼
东北酸菜白肉火锅
酸菜其实就是大白菜,
也是东北日常吃得最多的食材。
锅底是香浓的骨头汤,
火锅是紫铜材质,
下面用木炭加热。
把酸白菜切丝,
八成熟的猪肉切成片,
加上一些其他常见的菜,
下锅一起涮着吃。
因为有了酸白菜做中和,
猪肉变得肥而不腻,
吃起来很爽口。
这卖相,
有股大东北的实在
▼
宁夏辣糊糊火锅
辣糊糊原本是一道街头小吃,之后被改造成了火锅。锅底比较硬核,直接用生辣椒面加水熬成糊糊,浓得跟芝麻酱似的,看着有点恐怖,但口感其实更偏香辣些。因为锅底已经很够味,所以完全不需要额外的蘸料。与之最搭配的菜是土豆厚片,最搭配的主食是牛筋面。两者彻底煮熟之后,口感软软辣辣的,一口下去,快活赛神仙。▼
老北京涮羊肉
涮羊肉在北京是种情怀,
北京的涮羊肉店里,
永远是热热闹闹,
人声鼎沸的。
深冬时节,约上三两好友,
在店里边吃边唠嗑。
所谓人间烟火不过如此了。
涮羊肉最大的追求就是原汁原味,
所以最好的锅底就是清汤。
最清的锅底,最好的羊肉,
加在一起就是最极致的享受。
最正宗的配菜是白菜粉丝,
肉汤里一涮,
麻酱料碗沾一沾,
那味道别提多香了。
02川渝地区▼
重庆麻辣九宫格
没吃过九宫格,
就不算吃过重庆火锅。
这九个小格子,
其实是各有讲究的。
不同的位置,
有着不同的温度。
因此涮菜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别放错位置。
像毛肚、肥肠这些肉类,
放在最中间那格,
涮个15秒左右捞出,
最是鲜嫩爽口。
▼
成都串串香火锅
串串香火锅最大的特色是入味。
四川没有清淡这个概念,
这里不光锅底是油,
料碗也是油碟配干碟。
把食材分成小份穿在签上,
好控制量,也方便捞起。
酥肉、肥肠、牛肉……
刚从辣锅里捞出就入口,
舌尖那种刺激,
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03云贵高原▼
野生菌火锅
这种火锅最大的特点在于食材,
不光是季节限定的,
还是区域限定,
只有云南才能吃到最正宗的。
鸡枞、松茸、牛肝菌、鸡油菌、竹荪……
将近30种野生菌做食材。
就连汤底都是用七八种菌类制成的。
因为火锅清淡,
所以料碗是特别研制的菌碟。
在不油腻的同时,
又可以满足爱吃辣的人群。
▼
贵州酸汤火锅
“三天不食酸,走路打蹿蹿”
因为当地湿润的气候,
给乳酸菌的发酵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所以贵州人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酸汤,
吃火锅这件事当然也是。
火锅的汤底看着很红,
但颜色不只是来源于辣椒,
还有当地产的西红柿。
把各种食材捣成酱,
发酵上一个多月,
才成了原汁原味的红酸汤。
04广东省▼
潮汕牛肉火锅
潮汕牛肉火锅,
和涮羊肉的原理类似。
努力向所有人证明,
肉并不是非要重口味才好吃。
不过火锅的汤底不完全是清水,
而是精心熬制的牛骨汤,
再加上香甜的萝卜玉米,
煮出来是一碗相当鲜美的汤。
所以吃这种火锅,
通常都是先喝汤再吃肉。
牛肉火锅,
最大的特色当然是肉,
肉质鲜嫩至极,
所以为了不辜负这么好的肉,
一定要控制好涮肉的时间,
变色了就赶紧捞出,
沾上沙茶酱真的一绝。
▼
粤式海鲜打边炉
吃火锅在广州俗称“打边炉”,
还是粤菜一贯的清淡作风。
他们擅长用汤去涮新鲜食材,
锅底可能是鸡汤,
也可能是骨头汤。
毕竟作为煲汤达人,
饭前先喝汤是一贯传统。
05海南▼
椰子鸡火锅
椰子鸡火锅,可以说是火锅界的一股清流,因为它不光清淡,甚至还是甜口的。把清甜的椰汁椰肉,
做成火锅汤底,配上鸡块和荤素配菜,连汤都是又鲜又甜,完全不会油腻。蘸料通常不会加醋,
而是用小青柠小青桔,
去中和椰汁的甜。
朋友们,
请牢记我们中国吃货的人生宗旨: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是两顿!
亲子优选限时团购跨越万年的《DK探索百科:文明》一本就能讲透世界历史文明顶级摄影插图,给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3斤多重,高品质硬壳精装祖传三代都没问题现在下单送价值58元的科学实验包数量有限,长按识别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