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老鼠布袋,紫花地丁功效与小验方
TUhjnbcbe - 2021/2/24 20:09:00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便宜         http://m.39.net/pf/a_4620782.html

温馨提示:文末有惊喜

李佃贵教授为第三届国医大师,全国劳模,从医五十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首创“浊毒”理论,丰富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笔者有幸跟随李佃贵教授学习,现介绍李佃贵临床常用的一对药对(瓦楞子和海螵蛸),以供同道学习。

历代文献研究

瓦楞子咸平,入肺肝经,能消痰软坚、消瘀散结、制酸止痛。《医林纂要》记载:“去一切痰积,血积,气块,破癥瘕,攻瘰疬。”瓦楞子尤善消痰,正如《日用本草》:“消痰之功最大,凡痰隔病用之。”《本草纲目》:“咸走血而软坚,故瓦垄子能消血块,散痰积。”《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小儿佝偻病,肺结核,淋巴结核等症”。海螵蛸咸、涩、温,归脾肾经。功效为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别录》中记载海螵蛸:“(治)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令人有孕。又止疮多脓汁不燥。”《本草拾遗》:“主小儿痢下,细研为末,饮下之。亦主妇人血瘕,杀小虫。”《得宜本草》:“得生地,治血淋,得干姜,治血瘕;得鹿茸、阿胶,治崩中带(下)。”《本草用法研究》:“合秋石、石决明、龙胆末,治肺结核咯血;佐胆矾、枯矾,治痔出血;同葛根粉、麻油,治疮汤。”《疡医大全》四海舒郁丸即以该品配青陈皮、海蛤、海带等,以理气解郁,消痰散结,治疗气瘿病。二者均能制酸止痛,相须为用,李老常将其用在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表现为胃痛、嘈杂、烧心、反酸者,配伍*连、生石膏、香附、浙贝母、儿茶等药同用。瓦楞子入肝经,善走血分,海螵蛸功能收敛止血,收湿敛疮,可减少溃疡面出血,促进溃疡愈合。《本经逢原》记载:“(魁蛤壳)与鳖甲、虻虫,同为消疟母之味,独用醋丸,则消胃脘痰。”李老在肝硬化、子宫肌瘤、甲状腺疾病等疾病中取瓦楞子消痰软坚散结功效,常配伍莪术、丹参、生大*、鳖甲、炮山甲等药。以上二药李老常用剂量为15~20g,最大剂量为30g。


  结合祖国医学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海螵蛸与瓦楞子配伍,能有效缓解烧心反酸的症状,减轻胃脘疼痛,其所含成分能够中和胃酸,兼以止血,有效促进溃疡的愈合,炎症吸收。

经典案例

患者,李某某,男,56岁。间断胃脘胀痛1年,加重1月余。现病史:患者1年前因饮食不节出现胃脘胀痛,餐后明显,未予以重视,症状时轻时重,1月前又因饮食不规律,胃脘胀痛加重,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现主证:胃脘胀痛,餐后明显,烧心、反酸,无嗳气、无恶心、呕吐,纳可,寐欠安,大便日1行,不成形,色*,小便尚可。舌紫暗苔*腻,脉弦滑。辅助检查:年6月2医院查电子胃镜示:胃溃疡,病理示:胃角、胃窦黏膜重度慢性炎症,腺体轻度肠上皮化生。


  诊断:(浊毒内蕴)胃脘痛(西医称为胃溃疡)。


  治法:化浊解毒。


  方药:瓦楞子25g,海螵蛸25g,*连12g,*芩9g,半枝莲15g,半边莲15g,白花蛇舌草12g,蒲公英15g,茵陈15g,苍术12g,莪术15g,藿香15g,佩兰15g,枳实15g,香附12g,苏梗9g,砂仁9g(打后),全蝎3g,10付,水煎服,日1剂,文火煎煮2次,每次40分钟,共取汁ml,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嘱患病期间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10天后二诊:药后患者胃脘胀痛、烧心、反酸均较前减轻,无嗳气、烧心,纳可,寐安,大便日1行,基本成形,小便稍*。舌紫暗苔薄*腻,边有齿痕,脉弦细滑,上方去苍术、藿香、茵陈,继续服用1月,患者胃脘疼痛明显减轻。


  嘱:平日饮食应规律,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甜、黏、硬之品,不宜吃红薯、土豆等含淀粉较多的食物,避免工作紧张、压力过大。

按:李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首创“浊毒”理论,本病患者舌紫暗苔*腻,脉弦滑为浊毒内蕴之象,因此运用化浊解毒法。方中*连、*芩、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茵陈清热燥湿,化浊解毒;藿香、佩兰、砂仁芳香化湿,以“除陈腐,濯垢腻”,胃病常离不开行气药的运用;枳实、香附、苏梗、苍术疏肝理气,养肝和胃;莪术破血行气,全蝎活血通络,以毒攻毒,瓦楞子、海螵蛸制酸止痛,促进溃疡愈合。

END

了解更多中医药相关技术培训

(针灸、正骨、推拿、号脉等等)、

医学考证或中医技术相关培训,详细信息请咨询

扫描下方

TUhjnbcbe - 2021/2/24 20:09:00

箭头草,堇菜地丁,地丁。

苦、辛,寒。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1.抗菌作用实验证明,紫花地丁煎剂对金*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菌作用。在试管内对结核杆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本品10%浸剂,对堇色毛癣菌等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2.抗钩端螺旋体作用紫花地丁醇提取物31mg/mL对钩端螺旋体有杀灭作用。用试管培养法或直接镜检法,其水煎剂62mg/mL也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3.调节免疫作用H-TdR掺人法测定不同浓度紫花地丁水煎剂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MTT方法分别检测IL-2、TNF-a的生物活性,结果紫花地丁水煎剂在高浓度时(0.8~1.6mg/mL)能下调正常小鼠被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分泌IL-2及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a,低浓度时(0.2~0.5mg/mL)无明显影响。结论:紫花地丁水煎剂在高浓度时能通过下调IL-2、TNF-a的分泌调控小鼠免疫细胞功能,减少巨噬细胞炎症介质的释放。

4.其他作用紫花地丁尚有抗蛇毒、抗细菌内毒素及抗氧化、抗炎镇痛、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HIV病毒作用。

1.霉菌性外阴炎紫花地丁、马鞭草各30g,煎水洗外阴及阴道,每日1剂,治疗48例,痊愈44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

2.盆腔炎紫花地丁、红藤、败酱草、蒲公英、土茯苓各30g,枳实、枳壳、三棱、莪术、地鳖虫各15g。将上药加水~mL,冷浸30分钟,然后煎至~mL,冷却至38℃左右,保留灌肠4小时以上。每日1次,以晚上睡前为宜,10次为1疗程。治疗79例,显效75例,有效4例,总效率为%。随访半年,疗效巩固。

3.各种炎症感染复方紫花地丁注射液:紫花地丁2份,野菊花、连翘各1份制成。治疗扁桃体炎、肺炎等96例,疗效良好。对支气管炎及外科感染等症亦有疗效。每日1~2次,每次2mL。

4.淋巴结核、化脓性感染紫花地丁、蒲公英、半边莲各15g,水煎分2次服,并用药渣捣烂外敷患处。5.腮腺炎将紫花地丁及蒲公英鲜品捣烂为糊,用两层纱布包裹好,展平敷于患处,若无鲜品可用干品各10~15g,捣碎,鸡蛋清调为糊状,同法敷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1疗程,一般2~3天肿胀减轻,5~7天可痊愈。

6.疖肿取新鲜紫花地丁~g洗净,除去多余水分,加入食盐3~5g捣烂成糊状备用。使用时,洗净患处,常规消毒皮肤,根据患处部位大小,取适量药糊敷于患处,以较细密的敷料包扎固定。每日换药2次。

1.紫花地丁配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散痈肿;蒲公英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二药配伍,相互促进,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散结消肿之力量倍增。治疗疔疮肿毒、丹毒、乳痈等红肿疼痛之症。

2.紫花地丁配菊花紫花地丁苦寒,功善清解热毒,消痈散结,用于热毒炽盛之内外诸痈肿,尤为治疗疔疮之要药;菊花辛甘苦微寒,有清热解毒之效,尤善治疗毒。二药合用,清热散结消肿倍增。治疗疔疮。若溃烂可加当归养血活血,以促其生肌收口。

3.紫花地丁配金银花紫花地丁、金银花两者皆为清热解毒之品。紫花地丁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金银花能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二药合用,共增加解毒散热消肿之功。治疗痈肿疔疮。

4.紫花地丁配蚤休紫花地丁苦泄辛散,寒以清热,善入血分,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蚤休苦以降泄,寒能清热,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效。二药伍用,相须为用,治疗痈肿疗毒及毒蛇咬伤。

1.地丁膏(《惠直堂经验方》):李时珍说:“紫花地丁主一切痛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本方用*花地丁即蒲公英与紫花地丁等份,煎汁熬膏摊贴,治乳吹并一切肿毒。2.紫花地丁散(《普济方》):本方用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散结,配伍当归、金银花、大*、赤芍药、甘草节治疗疔疮热毒,痈肿发背等症。《证治准绳》该称地丁草汤。

3.地丁饮(《朱仁康临床经验集》):本方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疗疮初起,经络阻滞,热毒渐炽,麻痒相兼,隐隐作痛,红肿灼热,疼痛逐渐加剧者。取紫花地丁、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连翘、金山栀、草河车、生甘草,有五味消毒饮之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鼠布袋,紫花地丁功效与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