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
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肝癌居男性的第7位,女性的第9位,在西、中和东非肝癌是主要恶性肿瘤,在南非和东南亚是居第2位的常见恶性肿瘤,但在欧美大部分地区、北非和中东部是罕见肿瘤。在我国多见于东南沿海。年我国肝癌发病率统计,城市为第3位,农村为第2位。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其中男性8万,女性3万,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曲霉素和饮水污染等。如医院住院肝癌病人中的HBsAg阳性率达69.1%(/)。病毒性肝炎我国以乙型为主,原苏联则丁型甚多。通常,发病率越高的地区肝癌病人的年龄越低,如非洲约30~40岁,我国40~50岁,美国55~65岁,同时男性比例也较高。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发展迅速,来就诊者90%以上是中晚期病人。原发性肝癌以肝细胞癌为主。中医院~年收治例,其中例属中晚期。有病理确诊的例中,肝细胞癌例,胆管细胞癌5例。我国肝细胞癌(HCC)与HBV的关系密切。亚临床肝癌分析见85%伴肝硬化。我国亚临床肝癌中约63%有肝炎史,肝炎史的中位时间为10年,即通常肝癌在第1次感染HBV后10年发生,通过母婴传播成为HBV携带者则更长。目前认为HCC有一相对较长的自然病程,至少2年以上。
肝细胞癌本身的自然病程:
早期亚临床期:中位时间约10个月,仅AFP轻度增高,肿瘤长至1~2cm所需时间。
亚临床期(Ⅰ期):即亚临床肝癌诊断成立至症状出现,约8~9个月。约90%可获得早期肿瘤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60%~70%,而2cm及以下的5年生存率达90%。
中期(Ⅱ期):指由症状与体征出现至*疸、腹水、远处转移出现,约4个月。肿瘤直径已达9~10cm,门静脉支内已有癌栓,此期20%左右有切除可能,切除后5年生存率仅20%。
晚期(Ⅲ期):指*疸、腹水,或远处转移的出现至死亡,仅约2个月。此期已缺乏有效延长病人生命的治疗办法。
肝痛、纳差、乏力、消瘦、发热、*疸等为肝癌的常见症状,但这些大多已属中晚期症状。
肝痛:可由肿瘤迅速增大使肝包膜张力增加,或包膜下癌结节破裂,或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等所致,分别表现为持续性钝痛,呼吸时加重的肝痛和急腹痛。
纳差:常因肝功能损害,肿瘤压迫胃肠道等所致。腹胀则可因肿瘤巨大、腹水以及肝功能障碍引起。
乏力、消瘦:可由恶性肿瘤的代谢产物与进食少等引起,严重者可出现恶病质。
腹块:表现为左肝的剑突下肿块和右肝的肋下肿块,肝区之肿块常呈巨块型,质地坚硬,有时可触及多数结节,或巨块兼有较小的结节,一般在结节部位并无明显压痛,除非已有包膜破裂或有肝包膜浸润。此外,少数病例在肿瘤结节部位可闻及血管杂音。常伴有肝硬化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红血管痣、腹壁静脉曲张。
发热:可因肝瘤坏死、合并感染以及肿瘤代谢产物引起,如无感染证据者称为癌热,多不伴寒战,偶有弛张型高热39℃或40℃,伴寒战。
*疸:不论梗阻性、肝细胞性,不论肿瘤大小,均为晚期表现。
咯血:癌栓由门静脉进入冠状静脉、食管胃底静脉可引起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腹水:为晚期征象,90%患者出现腹水后生存期不超过2个月,多数为肝硬化基础上癌栓阻塞门静脉或肝静脉所致。腹水除量的多少外,还有紧张度之别,门静脉主干癌栓引起者常迅速增长为张力较大的腹水。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引起的腹水严重,且常伴肢肿、腹痛。另外,有因肝癌结节破裂引起的血性腹水,以及癌浸润引起的癌性腹水。
脾大:可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或静脉瘤栓所致。
肝肿:常为病情较重的表现,可由低蛋白、腹水等引起。
此外,尚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
容易忽略的肝癌症状有腹泻、右肩痛。腹泻应想到肝癌之可能,它可因肝癌合并功能障碍,或合并门静脉癌栓所引起。右肩痛可由于右肝膈顶部肝癌刺激横膈所致。另外,有时病人常因右肝一个不大的肝癌包膜下癌结节破裂而酷似胆囊炎。亦有因右肝癌小结节破裂,少量血液流至右下腹而误诊为阑尾炎。
一组经病理证实的例肝癌的主要表现:肝大91%,上腹包块85%,肝区痛69%,消瘦42%,上腹胀30%,乏力20%,发热15%,腹水11%,*疸9%,脾大9%,肩背痛4%,急腹痛4%,腹泻3%,呕吐2%,踝肿1%,黑粪便血25%,呕血<1%,瘙痒<1%,无症状1%。
中医学的“痞气”、“癥瘕”、“癖*”等与肝癌相似。引起这些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外受寒气、湿邪、湿热,加之饮食不节,脾胃损伤;或因情抑郁,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结而成积,脾阳为湿所困,湿郁化热,蒸郁而生。《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入则抵深……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湿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又谓:“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所以与肝癌有关的病机是内有脏腑气虚血亏,脾虚湿困,气滞血瘀;外有六淫邪毒入侵,虚邪中入,邪凝毒结,日久成积所致。
1.病理诊断
(1)肝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
(2)肝外组织的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
2.临床诊断
(1)无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射免疫法≥μg/L,持续4周以上,并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
(2)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的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并具下列条件之一者:
①AFP≥μg/L;
②有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
③无*疸而ALP或GGT明显增高;
④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腹水中有癌细胞;
⑤有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阳性的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目前临床确诊时,中、晚期病例占90%以上,其中以中医药治疗为主,或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者占92%以上。因此,中西医治疗成为肝癌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根据大量资料统计分析及著者临床实践来看,中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确有一定疗效。总的来说,1年生存率约10%~20%。据报道,Ⅱ期肝癌患者,未治组(接近自然生存期)的1年生存率20%;中医药治疗组为36.5%,从统计上来看有显著差异。中医药疗效还优于单纯化疗。中医药适用于各期肝癌患者,除单纯中医药治疗外,还可与手术、化疗或放疗相结合。
肝癌由于症情复杂,并发症多,不同病程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故辨证类型也不完全一样,现仅将常见证型归纳如下:
1.肝气郁结型
主证:两胁痛,右胁胀痛、坠疼,胸闷不舒,生气后加重,饮食见少,肝大,舌苔薄白,脉弦。
辨证:瘀毒互结,肝郁气滞。
治则:化瘀解毒,疏肝理气。
中成药: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癥消癀,每次1g,每日3次。参灵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
汤药:以伟达5号方加减:柴胡10g,白芍12g,枳壳10g,生甘草6g,川芎6g,香附6g,当归10g,炙罂粟壳10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台乌药10g,青皮6g,白术10g,茯苓10g,郁金10g,甘草4g。
按语:肝主疏泄条达,肝气不疏,阻于胁络,故见胁肋胀痛;疏泄失常,气机不畅而胸闷不舒;肝郁困脾,脾运失司故纳少;气滞则血瘀,故可见胁部肿块。治以疏肝理气法。以柴胡、郁金、香附、青皮疏肝理气,解郁止痛;当归、白芍、柔肝养血;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和中。
2.肝郁脾虚型
主证:胁痛如刺,痛引腰背,痛处固定,入夜更剧,胁下痞块巨大,消瘦纳少,舌质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或涩。
辨证:瘀毒互结,肝郁脾虚。
治则:化瘀解毒,疏肝健脾。
中成药: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复方莪术消瘤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癥消癀,每次1g,每日3次。参灵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
汤药:以伟达2号方加5号方加减:太子参20g,白术10g,茯苓10g,扁豆12g,怀山药20g,薏苡仁15g,川续断10g,补骨脂10g,红枣6枚,生姜3片,柴胡10g,白芍药12g,枳壳10g,川芎6g,香附6g,当归10g,炙罂粟壳10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台乌药10g,青皮6g,炙甘草6g,降香10g,三棱10g,莪术10g,生牡蛎30g,郁金10g,炮穿山甲10g。
按语:气郁日久,必生瘀血,阻于肝络则肝郁,不通则痛,故肿块日大,胁痛如刺,痛处不移;肝血为阴,夜为阴时,故瘀血入夜则痛剧。脾虚故消瘦纳少。治以疏肝健脾,行气活血,化瘀消积法。太子参、白术、茯苓健脾,柴胡、白芍药、枳壳、香附、川楝子、台乌药、青皮疏肝理气,三棱、莪术、赤芍活血攻瘀,降香、延胡索、郁金理血行气止痛;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炮穿山甲、生牡蛎养阴软坚消积。
3.湿热结毒型
主证:病势加剧,发热出汗,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身*目*,胁肋刺痛,腹胀腹满,恶心纳少,便干尿赤,舌质红绛而暗,舌苔*腻,脉弦滑或滑数。
辨证:肝胆湿热,瘀毒内结。
治则:清热利胆,化瘀解毒。
中成药: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癥消癀,每次1g,每日3次。
汤药:以伟达7号方加减:茵陈30g,白英30g,白花蛇舌草30g,茯苓15g,猪苓10g,白术10g,泽泻10g,丹参10g,郁金10g,虎杖15g,金钱草30g,姜*15g,栀子10g,牡丹皮15g,蒲公英30g,半枝莲30g,厚朴10g,大腹皮10g,莱菔子15g。
按语:肝郁气滞日久,气有余便是火,故气郁日久,化热化火,火热蕴于肝胆,致烦躁易怒,口干口苦,湿热阻于胆道而身目发*,舌脉均显瘀毒湿热之症。茵陈、白英、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利胆消肿、利水通淋解毒;茯苓、猪苓、白术、泽泻、丹参健脾利水渗湿、扶脾泄热、活血化瘀,郁金、虎杖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湿解毒、活血止痛,金钱草清利湿热退*,姜*疏肝利胆而行血,虎杖、栀子、牡丹皮、蒲公英凉血解毒、清热泻火,厚朴、大腹皮、莱菔子行气导滞而消胀。
4.肝阴亏损型
主证:胁肋隐痛,绵绵不休,纳少消瘦,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目眩,*疸尿赤,或腹胀如鼓,青筋暴露,呕血,便血,皮下出血,舌红少苔,脉虚细而数。
辨证:瘀毒互结,肝阴亏损。
治则:化瘀解毒,养血柔肝,养阴益血,出血者凉血止血。
中成药: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癥消癀,每次1g,每日3次。参灵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
汤药:以伟达15号方加减:熟地*25g,白芍15g,当归10g,山茱萸12g,山药12g,杜仲15g,川续断15g,益智仁10g,何首乌15g,桑椹子15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桑寄生15g,旱莲草15g,远志10g,酸枣仁10,生龟板20g,生鳖甲20g,牡丹皮15g,青蒿10g,沙参30g,生*芪20g,茯苓皮30g,半边莲30g。
按语:毒热之邪属阳,阻于肝胆易耗伤肝阴,日久肝血亏耗,气阴两虚,故胁肋隐痛;阴虚内热,兼以邪毒蕴内,故见烦热、低热、*疸及出血诸症;肝气横逆,则脾虚不运,水湿不化,腹内停水致腹胀如鼓、肢肿。治以养阴柔肝,益气养血。熟地*、女贞子、旱莲草、生龟板、生鳖甲、山茱萸滋阴清热,白芍、当归养血柔肝,牡丹皮、青蒿、生龟板、生鳖甲滋阴清虚热,生*芪、茯苓皮、生山药健脾益气,杜仲、川续断、枸杞子补肾养肝,沙参益气养阴,半边莲清热利湿。
加减:低热加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牡丹皮、生地*、鳖甲等。高热加寒水石、生石膏、滑石,或加水牛角、羚羊角粉;或加清开灵、牛*清热散等。*疸加茵陈、姜*、虎杖、金钱草、胆草等。出血加侧柏炭、仙鹤草、血见愁、蜂房、生地、牡丹皮、水牛角、三七面(冲)、云南白药(冲)等。疼痛加降香、延胡索、郁金、白屈菜、云南白药、没药、乳香、川楝子、苏木、徐长卿、两面针等。腹胀加木香、厚朴、青陈皮、大腹皮、莱菔子、焦槟榔、枳实等。腹水加泽泻、泽漆、猪苓、茯苓、车前子、商陆、半边莲、牵牛子等。恶心呕吐加半夏、竹茹、伏龙肝、旋覆花、代赭石、玉枢丹等。肢凉怕冷加附子、肉桂。腹泻便溏加炮姜、草蔻、儿茶、苍术、炒扁豆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Ⅱ期肝癌,中药的疗效较单纯用噻替派、氟尿嘧啶、硝卡芥等治疗为优。噻替派、氟尿嘧啶、硝卡芥治疗1年生存率分别为8.9%、9.9%和7.1%。喜树碱混悬液治疗1年生存率13.6%,中药治疗Ⅱ期肝癌1年生存率38.7%,中药加小剂量化疗(氟尿嘧啶)1年生存率45.6%,而未经治疗的Ⅱ期患者1年生存率仅2%;治疗以中位生存期比较,氟尿嘧啶为45天,阿霉素为3~8个月,未经治疗的Ⅱ期患者为90天,中药治疗Ⅱ期患者为天。
1.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1)单纯巨块型肝癌I、Ⅱ期,病变局限,全身状况好,肝功能代偿好的可手术切除,早期病例手术后有长期存活者。
(2)未能切除的巨块型肝癌,手术中可作肿瘤局部放疗及化疗,并作肝动脉插管,以利术后进行化疗及中药治疗。
(3)手术前1周可用中药扶正调理及清肠和胃,如*芪、*参、当归、生熟地、大*、*柏、*连等。手术后,长期服用中药以巩固疗效,保护肝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手术后的放疗(手术中残留肿瘤者)、化疗(小剂量)均应在体力恢复情况下,与中药结合进行。
2.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1)由于肝癌多合并肝硬化,故放疗受到限制。肿块局限及肿瘤位置不易手术者可作放疗,以中小剂量、长疗程放射较好。适应放疗的患者放疗后1年生存率为29.5%~45%,有的长期存活。
(2)中医辨证可作为选择放疗适应证的参考:凡属于脾虚胃弱、肝郁气滞型者疗效较好;阴虚内热者则放射反应重,疗效差。
(3)放疗中配合应用中药,可减轻副反应并提高疗效。有经验认为,放疗期间并用活血化瘀药如三棱、莪术、桃仁、红花以攻癌者,生存期反而缩短,说明患者不堪攻伐。
(4)放疗期间,小剂量并用化疗,如噻替派,每次10mg,每周1~20次,或氟尿嘧啶mg~mg,每周或10天1次,常可增加放射敏感性,有助于提高疗效。
3.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1)单纯化疗对肝癌的疗效并不理想,倒不如单纯用中药治疗。有人报道,将服用中药患者和化疗患者进行配对分析,两组各30例,中药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38.7%,化疗组为3.2%;5年生存率,中药组为19.4%,化疗组为0%;中位生存期,中药组为天,化疗组为天。分析可能是由于癌患者多合并肝硬化及肝功能损害,化疗受到限制,有时化疗反而使全身情况更差,且对肝功能损害更甚。结论,有*疸及大量腹水患者不宜使用化疗。
(2)化疗剂量应根据全身状况及肝功能对化疗药物的耐性而定,一般以小剂量长疗程为好。多药联合应用并不能提高疗效。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有延长生存期的病例,但疗效亦不理想。
(3)化疗与中药结合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根据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化疗同时结合中药应以扶正补虚为法,或攻补兼施为宜,如化疗同时结合中药也用攻法(如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毒攻毒或清热解毒等法),则疗效较差。应以化疗为攻邪而中药则扶正培本相结合(补气养血、健脾疏肝、养阴益气、滋补肝肾等),疗效较好。
4.免疫疗法与中药结合治疗
肝癌患者随着病情加重,机体免疫功能亦逐渐下降,而免疫疗法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方法。目前免疫治疗的方法有自体或异体肝癌瘤苗、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厌氧短棒杆菌等,通过免疫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可有所改善,部分患者延长了寿命。
例一林某,男,42,干部。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在年9月初因右上腹闷痛,消瘦乏力,纳减,于9月24医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行肝癌手术。目前症状未减,反而增重,今特来求诊。现症:右上腹刺痛,体倦,纳差食少,舌苔白腻,脉弦滑。证属:瘀毒互结,肝郁气滞,湿蕴中焦。治宜:解毒化瘀,疏肝理气,化湿健脾。方药:①癥消癀(癥痛康),每次1g,每日4次,饭后口服。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②柴胡10g,枳壳10g,白芍药30g,甘草6g,丹参10g,郁金6g,山楂30g,陈皮6g,半夏10g,厚朴6g,苍术10g,*芪30g,山药30g,白花蛇舌草30g,水煎,口服。以上各药连服1个月。
二诊(年11月12日):上药服完,诸症减轻,肝区疼痛消失,但舌苔仍腻,脉细弱,效不更方,方药同前,成药、汤药续服1个月。
三诊(年12月15日):1疗程后,未见明显不适,体重增加,纳香,睡好,舌苔薄*,脉弦。肿瘤久病伤心,瘀毒较深,故方药不变,进行第3年后即每年1疗程。
四诊(年1月16日):服药后,患者精神好,对治疗充满信心,今面色光华,精神抖擞,皮肤红润,二便调,舌苔薄白,脉弱细。方药:中成药同前,续服1个月。中药汤方以四逆散、越鞠散、金铃子散为主加丹参、郁金、山楂,连续服药30天。
五诊(年4月7日):上药服完患者精神饱满,人若常人,于年3月14医院B超检查示:肝、胆、胰、肾均未见异常,肝功检查基本正常,AFP20μg/L。今未见明显不适,舌质淡红,苔白,脉弦。中药汤方暂停,以中成药:慈丹胶囊、复方莪术消瘤胶囊、扶正固本胶囊、癥消癀(癥痛康)交替服用。
例二张某,男,47岁,年1月3日初诊。患者因巩膜*染,于年12月23医院CT(号)示:右肝后叶低密度影,最大约8cm×7cm,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诊断为:原发性肝癌Ⅲ期,肝硬化,脾大。现慕名求诊。症见:眼睛巩膜*染,全身皮肤发*呈橘子色,肝区疼痛掣引腰痛,呈针刺样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稍结,舌苔*腻,脉弦滑。证属:瘀毒互结,湿热内蕴,肝气郁结。治宜:化瘀解毒,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方药:癥消癀,每次1g,每日4次;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连服30天;②茵陈30g,白英30g,白花蛇舌草30g,丹参10g,郁金10g,山楂30g,泽泻10g,茯苓30g,车前子15g,佛手10g,大腹皮15g,元胡15g,川楝10g,水煎,口服,1日1剂,连服30天。
二诊(年3月18日):药后病情稳定,目*、身*、尿*已消失,唯肝区仍痛,舌、脉同前。治疗以郑氏茵陈双白汤加减,连服30天,中成药不变续服30天。
三诊(年4月21日):上药尽剂,诸症若失,无明显不适,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治疗同前,续服1疗程。
按:药后患者信心倍增,并坚持上班,还经常到舞厅跳舞娱乐,随访至今仍健在。
例三孔某,男,87岁,退休干部。年12月14日医院门诊(号-),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巨块型)。B超查片示:肝右叶占位,胆囊内胆固醇结晶。胸片示:两肺纹理多,两肺门阴影浓,心影向左下延伸,心胸比例为1∶2。心电图检查示:频发房室早搏,超声描写肝右后见实质性高回声团块约99mm×99mm×mm大小,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紊乱,血管走势不清,肝右叶实质占位。AFP:μg/L。医院服用慈丹胶囊,每日4次,每次5粒。连服4疗程后,年5月22日又医院B超室(号)复查:肝大致正常,肝右叶见41mm×47mm中等回声光团。AFP20μg/L。
按:患者已生存3年余,肝肿瘤已缩小约50%,无任何不适。目前还能骑自行车去公园游玩。
按语:郑伟达教授幼承家学,又师承名师新中国中医药的奠基人,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主任中医师),郑孙谋教授(全国五百老,主任中医师)等著名专家。(后又传承郑伟鸿副主任中医师,郑东海副主任中医师等弟子。)从医40多年,深得中医辨证论治之真谛,尊经不泥古,尚经方,时方而创新,励行实践,注重实用。主治肿瘤病及各种疑难疾病。内,外,妇,儿,眼,鼻,喉科。临床治疗方面,诊断确切。立法严谨,以法统方,喜用合方,方中有方,方方相扣,处方用药,灵活稳当,尤其擅于运用经方,不拘时方,验方均广为采用。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独具一格,疗效优异,治愈癌症和疑难病者不计其数。
主编:
郑伟达郑伟鸿郑东海
副主编:
郑东英郭凤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