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状态,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的人。中医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很多,下面分别论述:
中药治疗
第一、内服
(1)经方的运用补阳还五汤:张玉国等认为过劳或久立耗气,气虚无力载血,血滞瘀成,以致不通而痛,以补阳还五汤加减:*芪60g,当归15g,川芎、桃仁各10g,红花、穿山甲各12g,赤芍、地龙各15g,蜈蚣3条,治疗本病1例,水煎,1剂/日,服30余剂,患肢皮色正常,症状消失。钱爱云等以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升麻、柴胡、伸筋草、丝瓜络、木瓜、鸡血藤、牛膝、甘草等治疗本病40例,总有效率95%,最短3个疗程(10剂l疗程),最长8个疗程。四物汤:李健以正虚为本,血瘀为标应用四物汤加减治疗本病,方药:生*芪、*参、当归、丹参、鸡血藤、赤芍、熟地*、川芎、牛膝等,大剂量可用至40~60g,疗程3—6个月,疗效满意。辨证分型用药:郑天贵等从湿热注于下肢,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经络病机出发,用活血化瘀为主,辨证采用中药治疗老年性下肢静脉曲张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12例,年龄60岁以上。湿热型用清热利湿汤加减:玄参、当归、生地*、*柏各15g,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丹参、苍术、*芪各30g,茯苓25g,红花15g,*芩、甘草各log;血瘀型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三棱、莪术各12g,赤芍、当归、延胡各15g,鸡血藤、丹参各30g,川芎20g,红花10g,甘草6g;瘀热型用清热利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下肢溃疡者使用凡士林油纱布常规清洁换药,隔日1次。治疗结果:痊愈8例,好转4例。
(2)自拟方的运用曾良驹等治疗64例患者,辨证为瘀阻和亏虚两型,分别以通补之法。瘀阻型40例,基本方:白芍、茯苓、忍冬藤、丝瓜络、生甘草各20g,全蝎、红花各5g,水煎取汁ral,一半内服、一半外敷;亏虚型24例,基本方:茯苓、菟丝子各20g,龟甲、白芍、蝉蜕各10g,桂枝、红花各5g,如伴感染可结合西医疗法,用灭滴灵溶液敷洗创口,疗效更佳。结果瘀阻型40例,痊愈19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95%。亏虚型24例,痊愈10例,显效6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87.5%。
外用药
(1)经方的运用李蜜蜂等认为本病病机在于阴寒盛,经脉血凝,运用经方大*附子汤热敷患肢,治疗因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腿痛56例。方药:大*60g,附子60g,细辛30g,加水至ml,武火煎至ml,结果治愈43例,好转8例,有效3例,无效2例。
(2)自拟汤方的运用贾小庆论述静脉曲张属中医脉痹范畴,为气虚血瘀,介绍了邓铁涛教授运用益气化瘀法自拟方浴足疗法,取得满意疗效。方药:*芪(或五爪龙)60g,桃仁12g,红花、升麻、川芎、枳壳、柴胡各10g,川牛膝、赤芍各15g,桑寄生30g,上方生葱根茎6个、生姜6片,煎后加米酒、米醋各50g。郁久化热、热毒下注加皂角刺、青天葵、蒲公英、丹参;湿热流注加汉防己、萆解、海桐皮;寒湿内停加艾叶、吴茱萸。王宝为应用防风、荆芥、苦参、白藓皮、花椒、白矾、地肤子、蛇床子各50g,蝉蜕、甘草各30g,水煎熏洗,治疗本病合溃疡48例,总有效率97.9%。周建华从脾虚气陷、气虚血瘀人手,自拟方药:*芪、桃仁、红花、柴胡、川芎、升麻、枳壳、川牛膝、赤芍、桑寄生等外洗浴足并随证加减,效果满意。
(3)成药运用郑荣强等从气虚血瘀、湿热下注辨证,应用纯中药制剂消创液(活血化瘀,去腐生肌)温敷法治疗下肢静曲张性溃疡46例,治愈率93.3%,疗效显著。
针灸治疗
徐敏旌认为本病属中医筋痹范畴,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劳累过度损伤经脉导致气滞血瘀,采用火针治疗20例患者。取穴血海、曲池、阿是穴。结果治愈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刘锦等应用梅花针扣打体表阳性区,刺激皮肤经络,以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平衡阴阳,治疗本病33例。主穴取血海。结果治愈26例,显效7例。
穴位注射治疗
王丽美等应用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法穴位注射治疗本病48例。取穴:三阴交,足三里,曲张静脉丛处;lOml注射器(7号针头),抽取复方麝香注射液4ml和10%葡萄糖注射液4ml;若为大隐静脉曲张则在三阴交穴注射2ml,若为小隐静脉取足三里穴(避开曲张静脉,回抽无血时注入)。结果:痊愈43例,有效3例,无效2例。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属于中医的“脉痹”范畴,称之为“筋瘤”,合并湿疹称“湿疮”、合并溃疡称“臁疮”。现多归因于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等。以大隐静脉多见,单独的小隐静脉曲张较少见,严重时出现血栓性浅静脉炎、溃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并发症。
在病因方面,中医认为劳逸过度、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而致正气内虚、因虚致瘀;西医认为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习惯性便秘、肥胖等使瓣膜瓣叶承受撑扯性压力,日久变薄伸长而脱垂,致使瓣膜功能不全。中医以虚为本病根本原因,将病机归结为气虚生痰,痰浊内阻,气虚血滞成瘀,瘀阻脉络,不同发展阶段又可兼见湿毒、湿热、寒湿等不同病机变化,并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遣方用药,与单纯西医消炎、静脉内注射药物、手术等疗法相比中医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疗效显著又可免除手术等创伤治疗的痛苦。
猜你喜欢:
与其规范“非法行医”,不如全面放开!
利用生日判断一个人体质偏性的科学依据
中国要实现全免费医疗,非中医不可!
治癌用西医必死,用中医应该这样治!
中医不需要专家,只需要调平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