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肺癌骨转移,靠中药靶向药,60岁患者带 [复制链接]

1#

抗癌治疗,不仅要针对癌症进行治疗,更需要对并发症进行防治。其中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是癌症患者常见并发症和第二大致死原因。

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关键在于防治血液高凝状态!

癌症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癌细胞不仅可以产生许多促凝物质,新生血管的形成同样使血液进一步形成高凝状态。这种状态也称为“血栓前状态”,这是机体抗凝系统及纤溶系统的平衡失调,导致血液处于极易凝固的病理状态。是引起血栓形成的重要病理因素,可贯穿于癌症发病及进程中,对治疗及预后产生极为不利影响。

一旦血栓栓塞心脏、脑部、肺部等重要部位,可能引起严重的心、脑、肺梗塞,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脑梗的主要症状为偏瘫、失语;心梗的主要症状为心前区绞痛;肺栓塞主要症状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下肢血栓形成则会引起下肢肿胀、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因此,血栓也被很多人称为“隐形的杀手”,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很多人不以为意。比如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患者可能仅仅出现小腿酸胀不适,但是一旦出现典型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时往往已经耽误了最佳时机。所以我们应当警惕以上症状,积极治疗,争取将血栓扼杀在摇篮之中。

目前西医的治疗主要有抗凝及溶栓、介入等手段,但因这些治疗的高风险性,并且要反复监测凝血指标,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出血、复发血栓、发热、继发的肝肾功能损害甚至介入导致肿瘤的种植性转移等不良反应。

因此,越来越多医学专家提倡联合中医治疗,充分发挥中医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较高,以及价格相对较低,可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的优势,共同为患者的生命负责,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辨证止血化瘀,防治肿瘤血栓!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中医将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称为“血瘀”。历代医家认为,血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脉道的通利、寒热等内外环境因素,血出、气滞、气虚、血寒、血热均可致瘀。

而在癌症患者中,血瘀证通常是癌症发生的主要病机之一,并且在癌症疾病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癌症的治疗方式如手术、放、化疗等,都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导致瘀血形成。

因此,通过中医辨证理论,及时发现血瘀这一病理状态,对于预防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及时发现血瘀病理状态呢?

乐启生的敖杰男教授(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专家)结合其多年临床诊治经验讲到,对于血液高凝状态的判断,现代医学主要是依赖实验室检查,通过动态分析凝血功能、血小板等指标的变化来判断。而事实上,除此之外,中医也可通过其辨证理论发现,比如可以通过体表肿块的性质、皮肤的色泽、舌脉象的特征来诊断,比如,这一类的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如剧痛、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黧黑、舌质暗或有瘀斑及瘀点、脉细涩等。及时识别出来,并予以干预,就可以有效降低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病例分享

60岁的周先生,年12月因右肩部及腰部疼痛,医院。进行CT检查,结果提示:右肺癌伴阻塞性肺炎,双肺多发转移;右侧肱骨头、右肩关节、胸骨、T11椎体、T12椎体、腰椎部分椎体及附件信号异常,结合病史考虑骨转移。支气管镜活检示右肺腺癌。基因检测提示有EGFR突变。

随后进行5周期的NP方案化疗,并口服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病情一直保持稳定。

直至年3月,患者右肩部、腰部疼痛加重,活动受限,咳嗽、咳痰、色白,饮食较前减少,睡眠差,便秘、数日排便一次,小便正常。于是周先生前来寻求中医治疗。

来诊前,周先生的血液检测报告显示,血小板×10^9/L,纤维蛋白4.8g/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0.1秒,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21.7秒,D-二聚体(DD):6.90mg/L。

此时的周先生精神状态差,语音低微,皮肤少华,形体消瘦,舌淡暗苔白。结合中医辨证,患者年老体虚,形体消瘦,病属肺癌晚期,已影响肺的生理功能,加之疾病日久伤及元气,气虚化源不足,久之导致营血虚滞;或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致血行不畅,日久成瘀;最终形成气虚血瘀证。因此,治以益气活血通络。

拟方:当归、地龙、川芎、红花、、怀牛膝、醋莪术、全蝎等药。

服药9剂后,复查上述指标均已基本正常,舌淡红苔白,随证加减药方,随诊至今,病情稳定。

临床上,因肺癌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所以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中晚期,此时普遍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很多患者和家属往往会将治疗重心放在“杀癌”治疗上,更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