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懂中药的性效,没资格评判中药的好坏中 [复制链接]

1#

了解中医药的人都知道,中药药性是药物自身特性的统称,是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阐释中药药效机制的理论依据。中药功效是中药用于防治疾病的作用或疗效的高度概括,反映了中药的作用机理、应用规律及适应症。中药的药性是对功效的高度概括,体现了各药的特异性,而这种特异性体现在具体功效和临床主治的不同。

中医选择以药性描述药物的功效,主要体现了系统的概念,与现代药效不同层次的描述一样,药性对功效的描述是一个系统各侧面的反映,其中四气描述的是药物作用的趋势、五味描述的是药物作用的功能、归经描述的是药物作用部位,不同侧面集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如果将中药药性理论的“四性、五味、归经”等分别进行研究,这既不符合药性理论的整体性,更不符合临床辨证论治的整体性。清代徐洄溪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总结到:“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就说明了性、味、归经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药性不同内容间存在整体性和互补性。

数年前就有学者提出“药性组合”的概念,指出药性组合模式是具有相同或相近功效的多个药性组合间的配伍特征。

药性组合对应功效

最近,乔延江教授,张燕玲研究员课题组提出“以药性组合为切入点,以代表性中药的活性成分作用靶标及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模块的功能识别为桥梁,衔接药性和功效,探讨性效关系”的研究思路,就是为了发现药性与功效的内在规律,构建中药与西药的联系,为中药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单个药物成分与靶标相互作用是微观尺度的生命过程;而中药的药性和功效是宏观系统上体现的整体药效。在宏观和微观尺度之间是介观系统。以“药性组合-中药作用靶标-生物网络模块-功效”的研究模式,是从微观-介观-宏观三个尺度,自下而上的系统性阐述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内在联系。

课题组以《基于药性组合探讨中药性效关系专题》的形式将科研成果发表在本刊最新一期杂志上,专题内容如下:

基于药性组合的活血化瘀中药性效关系研究

基于活血化瘀功效的温苦肝、寒苦肝性效关系研究

基于药性组合的活血化瘀中药的辛苦味性效关系研究

基于药性组合的丹参和红花的性效关系研究

基于药性组合的姜*、郁金、莪术的性效关系研究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杂志,文章配图纯属科普,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