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天学习中医药治疗胃癌的思路与名家经验。
胃癌,病位在胃脘,但与脾、肝、胆及肠有密切联系。
早期正气尚强,邪气较弱;中期邪实而正亦不衰;晩期则邪气独盛,正气大衰。本病起病或缓或急,多数病人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至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明显的消瘦等症状。亦有少数病人可突然发生吐血及便血等急症。
本病之病因为正气内虚,邪毒外侵。病机特征为本虚标实。
其证候的自然演变过程中往往虚实夹杂,错综复杂。有正虚的神疲、乏力、纳呆等表现,亦有邪实瘀毒内阻的腹部包块,疼痛、嗳气、反胃等症状。晚期多见消瘦、肌肤甲错等恶病质表现。
早期主要为肝失疏泄条达,乘脾克胃,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而出现胃脘胀痛、恶心、嗳气或呕吐反胃等症状;
中期则为瘀毒内阻,脾胃虚寒为主,可见吐血便血,上腹包块,疼痛拒按;
晚期则气血双亏,耗精伤气,脏腑功能严重障碍,而出现贫血,面色苍白无华,乏力气短,头晕目眩,自汗盗汗,虚烦不寐,甚则脾肾阳气虚衰而见面目虚肿,畏寒肢冷等证候。
治疗上宜釆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的方法,养正而消积,攻邪而扶正。
在胃癌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时时固护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无论中医的祛邪、攻逐治疗还是化疗、手术后,都应考虑到调补脾胃,固护中土的重要性。
现介绍几家名医经验如下。
01孙桂芝
强调胃癌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是长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或感受外来邪毒,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出现食滞、气滞、血瘀、痰结、邪毒内壅等一系列病理性改变,最终导致胃脘疼痛、反胃、痞积而形成肿瘤。
认为病之初期多由情志郁闷,肝气不舒,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肝胃不和;随着病情迁延发展,久则气阴耗损,气血亏虚,病情加重,进入晚期。
总结出胃癌的病理基础是气滞、血瘀、痰结,病机为本虚标实为主。气滞、血瘀、痰结是标,脾、胃、肾虚是本。治疗本病亦始终贯彻健脾益肾、扶正祛邪的指导思想。
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针对不同胃癌分期及证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术后或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病人,采用健脾益肾法,佐以抗癌中药,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
常用药有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炒陈皮、生*芪、当归、桑椹、炒何首乌、鸡内金、生麦芽、血余炭、白芷、虎杖、藤梨根等。
若属肝胃不和者,加白芍、柴胡、佛手、香橼、八月札、白梅花、炒枳壳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属胃热伤阴者,加麦冬、石斛、天花粉、生石膏、知母以滋阴清热,益胃和中;
痰湿凝结者,加半夏、竹茹、枳实、石菖蒲、藿香、砂仁、生薏仁、白蔻仁化痰散结,温化中焦;
属脾胃虚寒者,加人参、干姜、桂枝、小茴香、炙甘草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气阴双亏者加,*芪、肉桂、白芍、熟地*、枸杞子、女贞子、山药、山萸肉、阿胶以健脾益肾,养血安神。
——石怀芝.孙桂芝辨证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经验.北京中医杂志,,22(2):13-14
02李建生
从临床观察胃癌病理可分三阶段:
初起多由情志不遂,肝气不舒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肝胃不和,脾胃气滞,这一阶段病情较轻;
继则肝郁气滞,气机失宜,阻于血络,气滞血瘀,日渐成积,此为第二阶段;
在此阶段如果失治误治,病情迁延,日久耗伤气血,脾胃受损,气血生化无源,可致气血双亏,“新血不生,恶血不去”,久则癥瘕形成,病情加重。
来诊患者多属此阶段,病人机体既有气滞、血瘀等邪实的一面,又有正气不足,脾胃虚弱等本虚的一面,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候。治宜攻补兼施,以补为主,重在补养气血,健脾和胃;以攻为辅,重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根据胃癌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辨证分为六型,以基本方随证加减。
其基本方为人参、生*芪、白术、茯苓、半夏、灵芝、天龙、蜂房、藤梨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生麦芽、鸡内金、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甘草。
肝胃不和型加陈皮、柴胡、白芍、枳壳等;脾胃虚寒型加制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等;
瘀毒内阻型加三棱、莪术、水蛭、土鳖虫、金荞麦等;胃热伤阴型加天花粉、冬凌草、*连、竹茹、石斛、玄参、麦冬等;
痰湿凝结型加瓜蒌、陈皮、*药子、山慈菇、苍术、生薏苡仁、*柏等;气血双亏型加鹿角片、紫河车、*精、阿胶、当归、熟地*等。
此外,胃脘痛,常选加延胡索、白芍、生蒲*、川楝子、九香虫、白芷、蜈蚣等;呕吐,常选加淡竹茹、佩兰、生姜、柿蒂、旋覆花、代赭石等;出血,常选加血余炭、白及、三七、茜草、仙鹤草等;腹水,常选加猪苓、泽泻、车前子、大腹皮等。
——崔永玲.李建生治疗胃癌的经验.北京中医,,24(6):—
03刘嘉湘
刘嘉湘教授认为胃癌的病机,多为忧思过度,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气结痰凝所致。
病久常可因气机郁滞,血行失畅,而致瘀血内结;脾胃损伤,宿谷不化,积而化热,耗伤胃阴,亦可因气郁日久化火伤阴;脾虚日久则可耗气伤阳,以致脾胃阳气虚,日久损伤肾阳,故产生噎膈反胃之证,有气结、瘀血、热结、食积及脾胃虚寒之证。
但气滞可出现在胃癌的任何阶段,痰气交阻大多出现在胃癌的中晚期,热结伤阴多见于胃癌晚期。
刘氏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将本病分为六个证型:
肝胃不和型,证见胃脘胀满不适,或脘胁疼痛,嗳气陈腐,呕吐心烦胸闷,纳谷不香,脉弦细,舌苔薄白,多见于胃癌早期。治以疏肝和胃,降逆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瘀毒内阻型,证见胃脘刺痛拒按,痛有定处,触及肿物,质硬,脘胀纳呆,呕血便血,肌肤甲错,脉细弦或涩,舌质紫黯或有瘀点,治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脾虚痰湿型,证见脘腹胀痛泛吐痰涎,口淡无味,腹胀便溏,脉弦滑或濡滑,舌苔白腻,舌淡红,此型可见于胃癌各期或胃底癌累及贲门。治以健脾理气,化痰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胃虚寒型,证见胃脘隐痛,喜按喜温,或朝食暮吐,面色苍白,肢冷神疲,便澹,下肢浮肿,脉沉细或濡细,舌质淡胖,苔白滑润。治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方用理中汤合吴茱萸汤加减。
胃热伤阴型,证见胃脘灼热嘈杂疼痛,纳少口干,大便干结,形体消瘦,脉细数,舌红少苔或苔剥少津。治以养阴清火,解毒消积,方用益胃汤加减。
气血两虚型,证见面色无华,全身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虚烦不寐,自汗盗汗,纳少乏味,或有面浮肢肿,脉细弱,舌淡苔少。治以补气养血,健脾补肾,方用归脾汤化裁。
加减变化:
嗳气呕吐加旋覆花、代赭石;呃逆加刀豆壳;疼痛加金铃子、延胡索、木香、佛手;口干加生地*、麦冬;大便干结加生大*;大便溏薄加煨益智仁、菟丝子、补骨脂;
腹部包块加夏枯草、海藻、生牡蛎;呕血、便血加地榆、侧柏叶;盗汗加糯稻根、浮小麦;心悸不寐加淮小麦、大枣、珍珠母、柏子仁;血虚加阿胶(烊冲);纳谷不香加炒麦芽、鸡内金。
——李和根.刘嘉湘治疗胃癌经验述要.辽宁中医杂志,,32(7):
04李修伍
李氏对传统上的胃癌六型分法如肝胃不和、胃热伤阴、瘀毒内阻、痰湿凝结、脾胃虚寒、气血双亏不以为然,认为这种分型而选方论治的方法机械、烦琐。
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根据胃以通、降为顺的生理特点以及胃癌病人多为正虚兼痰、瘀、毒而虚实夹杂的病机变化,治疗上喜用自拟验方虎七散合旋覆代赭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胃癌病人,收效较为满意。
旋覆代赭汤补虚降逆,化痰安胃,调节气机之升降;虎七散软坚散结,活血祛瘀而消积,方药配伍谨严,补而不滞,伐不伤正,以冀达瘤消正复之效。
方药组成及服法:虎七散由壁虎、三七粉配制而成,制法为取壁虎70条焙干研面,加三七粉50g,拌匀,空腹每次服3-4g,日2次,*酒或开水送服。
汤剂基本组成为*参、茯苓、*芪、夏枯草、姜竹茹、姜半夏、旋覆花、白花蛇舌草、代赭石、丹参、半枝莲、蜂房、炙甘草。
加减法:
消食导滞,选加山楂曲、谷麦芽、鸡内金、枳壳等;软坚散结酌加牡蛎、山慈菇、莪术、三棱、石见穿、徐长卿等;清热解毒加蜀羊泉、七叶一枝花、八月札、菝葜、铁树叶等;
化瘀止痛加全蝎、当归、延胡索、香附、水蛭等;痰湿者加薏苡仁、胆南星、青礞石、威灵仙等;阴虚者加韭汁、石斛、生地*、梨汁等;脾胃虚寒者加干姜、吴茱萸、附子、小茴香等。
——蒋士卿,李永红.李修五教授诊治胃癌经验.河南中医,,20(3):26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肿瘤病经方论治》,齐元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6。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这个相亲经历,和那个标题为《关于我3月的一次相亲。》几乎一模一样,可能稍微比他好一点点。
本人今年25,今年大年初3,我妈给我介绍了一个相亲妹子,23岁。没有媒人,是街坊也是她的嫂子直接带到我家里面来的。(她跟她嫂子关系特别好)妹子特别害羞,在我家见面全程躲在她嫂子旁边,我根本看不到她的长相,身材很廋,那种病态的廋,(后来才知道cm,35KG)。然后聊了几句,让我们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