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房颤治疗房颤的中医治疗方剂用药 [复制链接]

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它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要命的严重临床上根据房颤的发作特点,将房颤分为①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发生时间小于7h,常小于24h,可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②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发生时间大于2天,多需电转复或药物转复),③永久性心房颤动(不可能转为窦性心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表现:

(1)男性患者多见:常无器质性心脏病。

(2)阵发性心房颤动可频繁发作,动态心电图可见发作持续数秒到几个小时不等。

(3)常伴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可诱发心房颤动。

(4)房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多数<ms,常有P-on-T现象,并诱发短阵心房颤动。

(5)激动、运动等交感神经兴奋时可诱发心房颤动发作。

(6)年龄较轻的局灶起源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发作次数相对少。心房常不大,多数为一支肺静脉受累。

(7)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时,如频率不快,可无明显症状。如心率快,患者诉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脏乱跳、烦躁、乏力等。听诊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快慢不一及脉短拙、多尿等。如心室率过快还可引起血压降低甚至晕厥。

持续性及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表现:

(1)持续性(或慢性)心房颤动的症状与基础心脏病有关,也与心室率快慢有关。可有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尤其在体力活动后心室率明显增加,并可出现晕厥,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脑缺氧及迷走神经亢进所致。

(2)心律不规则:第1心音强弱不均、间隔不一。未经治疗的心房颤动心室率一般在80~次/min,很少超过次/min。心率>次/min,称快速性心房颤动;>次/min称极速性心房颤动。有脉短拙。

(3)可诱发心力衰竭或使原有心力衰竭或基础心脏病加重,特别是当心室率超过次/min时,可加重心肌缺血症状或诱发心绞痛。

(4)血栓形成易感性增强,因而易发生栓塞并发症。心房颤动持续3天以上者,心房内即可有血栓形成。年龄大、有器质性心脏病、左心房内径增大、血浆纤维蛋白增加均是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房颤的诊断

(1)不明原因卒中者,应注意筛查房颤,推荐采用持续心电监测、24h心电监测和更加长程的无创监测方法。(2)阵发性房颤,建议采用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相似的抗栓策略。(3)对≥65岁者,推荐常规房颤筛查

根据是否伴有瓣膜性疾病,可分为瓣膜病房颤和NVAF。瓣膜病房颤的定义为伴有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严重)、人工瓣膜(金属瓣或生物瓣)置换术后的房颤,反之则定义为NVAF。

房颤为慢性进展性疾病,涵盖了未诊断的房颤发作、首诊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期持续性房颤,最终发展为永久性房颤。房颤相关的血栓风险与心律失常的类型相关性不大。"隐匿性"或无症状的房颤也是血栓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当积极筛查和评估。

心房颤动的治疗:

治疗原则:

①消除易患因素;②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③预防复发;④控制心室率;⑤预防栓塞并发症。

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发作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心室率和转复窦性心律;非发作期(窦性心律时)的治疗目标是预防或减少心房颤动的发作。

阵发性心房颤动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称为孤立性心房颤动)时:休息、镇静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大多数患者均可转复为窦性心律仅少数需用电复律。反复发作者应考虑射频消融局灶起源点以达到根治目的。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伴有心脏病时,也可采用上述原则。但是如发生了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需要立即转复为窦性心律。当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时,必须立即给予复律以防止或逆转肺水肿的发生。可选择同步直流电复律,首次电击给予J,第二次和以后的电击给予J。

如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则可静脉使用毛花苷C(西地兰)、地高辛、β受体阻滞药或钙通道阻滞药来控制心室率。既往主张首选洋地*,它对休息状态下心室率的控制有效,但对运动时的心室率不能良好控制,起效作用慢。现主张选用静脉推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因为它们起效快,并能较好地控制运动时心室率。普鲁卡因胺、奎尼丁、丙吡胺对转复窦性心律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明显,故已很少应用。伊布利特转复为窦性心律者占31%,但必须在严密监测下应用,它可以急性延长Q-T间期,增加近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索他洛尔也有明显的转复疗效。胺碘酮是目前公认的对复律及防止复发有明显疗效的药物。既往胺碘酮的使用受到限制主要在于它的副作用和过长的半衰期,后者限制了治疗更改的灵活性。现已证实小剂量的胺碘酮(~mg/d)可以明显地减少不良反应。为达根治可行射频消融术。

持续性心房颤动治疗:转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加抗凝治疗。

持续性心房颤动发作时,如患者能良好地耐受血流动力学障碍,大多数学者不主张重复使用电复律。如果系反复出现或持续时间更长,这种类型的心房颤动最终将发展成为慢性心房颤动,复律困难。所以,此时的治疗目标是控制复发时的心室率。膜活性抗心律失常药可用来降低复发的频率。但疗效不能肯定,而且不良反应大。ⅠA、ⅠC或Ⅲ类药物可预防心房颤动的复发,但是它们的疗效不稳定,而且还需考虑它们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和不良反应。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用ⅠC类药物。胺碘酮也有一定的疗效。可考虑射频消融术或外科手术。

慢性(永久性)心房颤动治疗: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心室率,预防栓塞并发症。如果慢性心房颤动经药物或电复律治疗可使血流动力学改善则可行复律治疗。应用适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奎尼丁)后,可尝试进行电复律。如在电复律治疗后仍转为慢性心房颤动者,要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可能性则很小。因此,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应侧重于控制心室率。根治法导管射频消融术或外科迷宫手术对此类患者有一定疗效。

(3)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

①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抗凝剂。

②电学治疗:电除颤、人工心脏起搏器、导管射频消融术(根治疗法)。

③外科手术治疗:外科迷宫手术。

2.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对策

(1)心律转复及窦性心律维持:为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首选治疗。房颤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导致心房电重构,而不易转复,因此复律治疗宜尽早开始。阵发性心房颤动多能自行转复,如果心室率不快,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能够耐受,可以观察24h。如24h后仍不能恢复则需进行心律转复。也有人主张,只要发作即应用药物控制。超过1年的持续性心房颤动者,心律转复成功率不高,即使转复也难以维持。

复律治疗前应查明并处理可能存在的诱发或影响因素,如高血压、缺氧、急性心肌缺血或炎症、饮酒、甲状腺功能亢进、胆囊疾病等。有时当上述因素去除后,心房颤动可能消失。无上述因素或去除上述因素后,心房颤动仍然存在者则需复律治疗。对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对其本身的治疗不能代替复律治疗。

①药物转复:以下为临床选药方法。

A.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及有器质性心脏病(但非冠心病亦不伴左心室肥厚)的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可首选ⅠC类药如普罗帕酮,次选索他洛尔、依布利特(ibutilide)。若仍无效,可选用胺碘酮,它也可作为首选。

B.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者:胺碘酮为首选药。

药物治疗:房颤的药物治疗主要是起到抗凝、转复房颤和控制心室率的作用。如果偶尔房颤又没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就没必要长期为此吃药,但发作的时候一定要评估它的风险性,如果发作频繁又有两个以上高危因素病人就需要吃药。

控制房颤的心室率主要有三类药,—是洋地*类,代表药为地高辛,它的主要作用有二,强心作用和降低休息时的心率作用,它更适合用于房颤伴有心力衰竭和房颤休息时心率较快的病人。用法:地高辛0.25毫克/次,每日1次(适合多数病人)或2~3次,使心率保持在休息时70次/分钟左右,一般活动时80~90次/分钟。当然,地高辛也可以用于无明显心力衰竭的房颤和活动时心率快的病人。二是β受体阻滞药类,代表药为倍他乐克,它的主要作用也有二,减少心肌耗氧量和降低活动时的心率作用,适用于房颤伴有高血压或冠心病,活动时心率较快的病人,也适用于房颤伴有心力衰竭和房颤休息时心率较快的病人。用法:倍他乐克25毫克/次,每日2~3次(适合多数病人),使心率保持在休息时70次/分左右,般活动时80~90次/分。地高辛和倍他乐克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同时使用,两者的结台使用对多数房颤的心室率控制效果更好。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类药物都有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作用,联合应用时较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故联合应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谨慎加量,定期复查心电图(特别在联合用药的初期)每天服药前都要测量心率,当心率小于60次/分钟时,应引起注意或适当减量,小于55次/分钟时应咨询医生或临时停药,查找原因并去除原因。三是胺碘酮,该药最大的优点是具有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并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对房颤伴有心肌缺血和心衰的病人更适合使用,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用。该药疗效确切,使用恰当,安全可靠,但如果使用不当,该药的短期和长期副作用都相对较大,所以,使用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外科手术通常在进行其它心外科手术时,如瓣膜更换同时进行房颤的外科手术治疗。会在心房上切开小切口然后再缝合,以阻断导致房颤的电激动传导通路。继发于心外病的房颤在心外疾病得以控制或治愈后房颤可以治愈,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发的房颤,这样的房心脏本身并无明显疾病。由心脏本身疾病引起的房颤根治多较困难,少部分房颤可以通过药物转复或电转复去除房前后在药物或不用药物维持的情况下房颤不再复发。

到目前为止,根治心源性房颤肯定的方法是射频消融术,导管消融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传递给与导管接触的局部心肌组织,使局部心肌的温度升高,变性坏死,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接受了导管消融根治术。这种方法是围绕左右两侧的肺静脉进行连续消融,从而在左右两侧分别形成环状的消融线,以此来阻断引发房颤的不规则电活动,从而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该方法是最先进和最有效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房颤病人,更适用于特发性和阵发性房颤的病人。该方法不足之处是花费较高,约5万元以上,手术成功率50%~90%。

房颤的预防:

房颤的预防需要长期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愉快的心情是最基本的。房颤的常见诱因有吸烟、酗酒、劳累、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因素,每个人需要根据以往发病的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

房颤从初发时的轻微症状到严重发病可能会持续十年的时间,虽然偶尔发生房颤并不会致命,但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能引起血栓。专家建议房颤患者在生活中要戒烟,限制饮酒,避免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食物、药物,诸如茶、咖啡、可乐以及一些非处方药。

附:房颤的抗栓治疗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以往常常发生于风湿瓣膜性心脏病,目前非瓣膜病房颤(NVAF)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房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栓栓塞并发症是房颤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而缺血性卒中(IS)则是最常见的表现类型。预防血栓栓塞是房颤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瓣膜病房颤的抗栓治疗

(1)瓣膜病房颤,建议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INR目标范围的确定需同时参考瓣膜的部位和种类(2)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不建议使用达比加群酯或利伐沙班

风湿性瓣膜病房颤的患病率明显下降,退行性瓣膜病已逐渐成为瓣膜损害的主要病因。瓣膜病房颤,推荐采用剂量调整的华法林抗凝方案;无明显血液动力学异常的瓣膜病房颤,则采取与NVAF同样的危险分层和处理策略。

NVAF的抗栓治疗

1.治疗前评估

(1)推荐抗栓治疗的选择基于卒中/血栓栓塞和出血等风险与获益两方面,并结合患者意愿。(2)推荐采用CHADS2评分作为评估卒中风险的简单初始方式。(3)推荐采用CHA2DS2-VSC评分对房颤(例如具有CHADS2评分为0~1)进行更全面的卒中风险评估。(4)推荐所有房颤定期动态评估出血风险,可采用HAS-BLED评分并结合其他危险因素。

房颤患者血栓预防的总体原则是在血栓栓塞危险分层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抗凝治疗。最简单的风险评估方案为CHADS2评分,推荐使用CHA2DS2-VSC评分。抗凝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患者出血风险进行动态评估。目前有多种评估方法,其中HAS-BLED评分系统使用最广泛。评分为0~2分者属于出血低风险,评分≥3分提示出血风险增高,但并非抗凝禁忌。同时,还应注意其他临床出血危险因素,如血小板减少、贫血等。具备出血风险者,应该注意去除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等。

2.抗栓治疗

(1)CHA2DS2-VSC评分≥2的患者,除非禁忌,均推荐口服抗凝治疗,可选择调整剂量的华法林(INR2.0~3.0);或DOAC。(2)CHA2DS2-VSC=1分的患者(单独女性1分除外),在权衡出血风险和获益后,推荐进行抗治栓疗。(3)CHA2DS2-VSC=0分为低危患者,不推荐进行抗栓治疗。(4)采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推荐维持较高的治疗范围时间(TTR)。(5)对服用华法林而INR未达目标范围的患者,推荐使用DOACs。(6)NVAF患者,不建议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栓塞。

(1)所有NVAF,在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可选择剂量调整的华法林(INR2.0~3.0)或DOACs。华法林的疗效与INR达标情况密切相关,通常以治疗范围时间(TTR)表示,应70%。可通过SAME-TT2R2评分预测TTR,如评分高应优先考虑选择DOACs。需注意SAME-TT2R2评分中亚裔一项即为2分。(2)建议下列情况下首选DOACs:①不能或不愿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包括不能或不愿监测INR;②未经过抗凝治疗的患者;③既往使用华法林出现出血或INR不稳定的患者;④估测华法林治疗下INR不稳定的患者。

NVAF特殊情况抗栓治疗

1.房颤合并冠心病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处理要综合考虑临床情况并个体化治疗,需联合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以兼顾动脉血栓和房颤血栓栓塞的预防。全面评估冠心病和房颤相关的缺血和出血风险,常用的方法包括GRACE评分、CRUSADE评分、CHADS2评分/CHA2DS2-VSC评分和HAS-BLED评分。应采取一切措施尽量减少出血风险。

(1)房颤合并冠心病,CHA2DS2-VAS评分≥2分的患者,如无禁忌,推荐长期口服抗凝治疗,并个体化(综合评估卒中风险、出血风险和冠心病风险)选择是否联合抗血小板治疗。(2)房颤合并稳定性冠心病择期介入治疗,建议三联抗栓治疗1个月。(3)房颤合并ACS并行介入治疗,建议三联抗栓治疗1~6个月。(4)房颤合并ACS但未行介入治疗,建议单药抗凝联合单药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

应基于患者血栓风险、出血风险、病变解剖和置入支架的种类,给予个体化处理。根据CHA2SD2-VSC评分给予抗凝治疗,华法林或DOACs均可。三联抗栓治疗包括一种抗凝药物、阿司匹林和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其中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的证据较少。在联合抗栓治疗中,应动态评估出血风险,调整方案。房颤合并稳定型心绞痛以及ACS和PCI术后12个月稳定的患者有抗凝指征可给予口服抗凝药物单药治疗,包括华法林和DOACs。

2.房颤复律

(1)血液动力学不稳定需要立即/紧急心脏复律的房颤,推荐使用肝素(静脉UFH或按体重调整剂量的LMWH)。

(2)房颤48h且卒中高风险,推荐在复律前立即启动抗凝治疗,可选择UFH、按体重调整剂量的LMWH、DOACs,随后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3)房颤48h且卒中低风险,复律前可抗凝治疗(UFH、按体重调整剂量的LMWH、DOACs)或不抗凝治疗,复律后无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4)心脏复律前,推荐常规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指导的心脏复律以排除左心房或左心耳的血栓。

(5)复律前TEE如发现血栓,推荐应用华法林(INR2.0~3.0)或DOACs治疗≥3周,复查TEE明确血栓是否消失。

(6)房颤持续≥48h或者持续时间未知的患者,无论CHA2SD2-VSC评分和采取何种复律方法(电击或口服/静脉药物),推荐在心脏复律之前3周和心脏复律后4周口服华法林(INR2.0~3.0)或DOACs治疗。

(7)房颤持续≥48h或者持续时间未知的患者,复律前经TEE筛查未发现血栓可在肝素抗凝下直接复律,术后抗凝≥4周。

(8)房颤持续≥48h或者持续时间未知的患者,推荐紧急心脏复律后进行抗凝治疗至少4周。

(9)房颤复律后抗凝治疗的选择应基于血栓栓塞的风险。具有卒中高风险或房颤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不论复律后是否维持窦性节律,均建议长期给予抗凝治疗。

3.导管消融术

(1)计划行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建议继续口服华法林(INR维持2.0左右)或DOACs抗凝治疗。(2)通过药物或导管消融术复律的房颤患者,不管其是否表现为持续窦性心律,建议根据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采用适当的抗凝治疗。

导管消融术增加血栓风险,无论患者基线卒中风险是否高,围手术期均需有效抗凝治疗以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通常建议术中给予LMW抗凝而术后口服抗凝治疗≥3个月。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可继续用药,无需桥接。服用DOACs的患者术前需停药,术中肝素抗凝。消融术后抗凝治疗的最佳疗程研究证据不多,应该依据卒中危险评分选择抗凝治疗方案。

4.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同房颤动患者。

5.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者均推荐抗凝治疗,无需进行风险评分。

6.急性卒中和(或)TIA

参见指南中IS一章。

7.非药物方法预防血栓栓塞

(1)对于不能接受长期抗凝治疗的高危房颤患者,建议经皮左心耳封堵。(2)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房颤患者,建议行左心耳切除术。

目前主要有三种堵闭左心耳的可植入装置,即WATCHMAN滤网、Amplatzer封堵器和国产LAmbre封堵器。此外,LARIAT装置可通过心外膜圈套结扎左心耳。对于不能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且具有血栓风险患者,可考虑介入经皮闭塞或封堵左心耳。

抗栓治疗来源:《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专家委员会.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杂志.

·····························································································

附:中医治疗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导致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房颤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21世纪新的心血管流行病,积极开展房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房颤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传统观点认为其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实者乃气郁、痰浊、水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此观点概括了中医对心律失常的普遍认识,而房颤作为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但又有自身的病机特点。我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虚、风、热、瘀是房颤的四大病理要素。提出益气养阴固其本、清热宁神治其标、熄风止颤缓其急,活血化瘀贯始终是房颤治疗的四步法。并研制出经验方芪珀生脉方治疗房颤,用之于临床和基础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证实中医药治疗房颤在缓解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窦律时间、预防房颤复发、减少并发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虚、风、热、瘀是四大病理要素

房颤的发生与年龄明显相关,在中老年人中更容易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此年龄段人群的生理特点多为正气不足,阴津减少。再加上患病日久失治,耗气伤津,加重气阴损伤。心主血脉,心气亏虚,血脉推动无力,心阴不足,脉道不充,血行滞涩,均可导致瘀血内停,心脉不畅,导致心律失常。我认为气阴两虚是房颤发生的病理基础,瘀血内停是房颤发生的必要环节。临床上房颤致病多起病急、突发突止、发无定数,伴有心房肌的不自主颤动,心室率增快,这与中医风邪主动、善行而数变的致病特点相吻合。然内风的产生非一日之变,多源于阴津不足,或肝阳过亢、痰浊内郁,日久化热,郁热不得宣散透发,热极生风所致,风邪为标,郁热是本。因此我认为郁热是导致房颤发病的关键因素。热郁风动是房颤发作的直接病机。虚、风、热、瘀共同致病,导致房颤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房颤治疗四步法

益气养阴固其本

气阴两虚是房颤发生的根本因素,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的全程,临床以心悸气短、神疲头晕、乏力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主症。治疗当以益气养阴为根本大法。方用芪珀生脉汤加味。药用生*芪30克、琥珀粉3克(分冲)、太子参15克、五味子12克、麦冬20克、僵蚕15克。方中重用生*芪30~60克以鼓舞心气,补后天之本,益生化之源。生脉散滋阴养血。琥珀粉活血化瘀、安神定志。风药僵蚕,味辛,能散能升,宣散上焦郁热,熄风止颤。芪珀生脉汤是我临床治疗房颤的基础方,临床研究显示该方能明显缓解房颤症状,减少房颤发作次数,延长窦律时间。实验研究显示该方能显著延长心房肌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改善大鼠房颤持续时间,降低房颤大鼠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快速起搏细胞模型钙调控相关蛋白及mRNA的表达,降低快速起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有关。临证应用时可根据兼证灵活化裁,如心火偏旺、口舌生疮加*连9克,兼心脉瘀阻、胸痛、舌紫暗有瘀点者加丹参20克。

清热宁神治其标

清热宁神是房颤的重要治法。临床上郁热有实有虚,实热多与肝郁化热、痰郁生热有关。虚热多与阴虚生内热有关。

肝郁化热多因七情所伤,肝气郁结,肝郁化热,热扰心神所致。以心悸,胸胁胀痛,胸闷,喜叹息,口干口苦,舌红、脉弦数为主症。治宜清肝泄热、宁心安神。拟方柴胡越鞠丸。此方为大柴胡汤和越鞠丸的合方。药用柴胡12克、*芩10克、法半夏9克、枳实9克、白芍15克、牡丹皮12克、炒栀子9克、川芎9克、醋香附12克、苍术15克、炒神曲10克。

痰热内扰多因嗜食肥甘厚腻,烟酒辛辣之品,或有体虚劳倦、脾胃虚弱,痰湿内生,日久化热,痰热扰心所致。以心悸、胸闷、口黏、身重、大便黏腻、苔*腻、脉滑数为主症。治宜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用连蒌胆星汤。药用*连6克、全瓜蒌30克、胆南星9克、合欢皮15克、甘松12克、茯苓30克、苍术15克、竹茹12克、生牡蛎30克。

阴虚内热多因素体阴虚或病后失调,以致阴不敛阳,阳亢化热,热邪扰心而致。以心悸、心烦、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口渴,舌红少津,脉细数为主症。治宜滋阴潜阳、养心安神。方用三参枣芍汤加味。药用太子参15克、丹参15克、玄参15克、炒枣仁30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生龙骨30克。

熄风定悸缓其急

阵发房颤急性发作时,多伴有快速心室率,病人自觉心跳加速,常需急诊处理,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沉重心理负担。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使用熄风定悸之品,收效颇佳。年高肾亏和更年期女性患者多因阴津不足,虚热生风所致,常用龟板10克、鳖甲10克、阿胶6克、麦冬15克、生地10克、白芍15克、五味子9克、酸枣仁30克、柏子仁12克等药滋阴养血,熄风定悸。对于中青年患者多肝阳化风或痰热生风所致,肝热生风者,常配伍天麻12克、钩藤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珍珠母15克、石决明15克等药镇肝潜阳,熄风定悸。痰热生风者,多配伍僵蚕12克、蝉蜕12克、胆南星6克、竹茹10克、浙贝12克等药清热化痰、熄风定悸。对于房颤病程长、迁延难愈的患者,正气渐亏,风邪乘虚侵入心包络,风邪内伏心包,每因寒冷、饮食、情志、劳倦而诱发,多配伍全蝎6克、蜈蚣6克、地龙12克等搜风通络之品,祛除包络风邪,邪无风助,势必孤微,正盛邪衰,则疾病向愈。

活血化瘀贯始终

血栓栓塞是房颤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对于房颤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的患者,中医认为与血瘀有关。瘀血既是房颤的发病基础,又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活血化瘀法应贯穿房颤治疗的始终。以口唇紫暗、胸背刺痛、舌质暗,有瘀斑,舌下络脉迂曲、脉涩为主症。临床常根据瘀血的程度不同选择相应强度的活血化瘀药。

对于血瘀轻症可选用养血活血之品如当归12克、川芎9克、丹参15克、赤芍15克、郁金12克、丹皮10克、生地12克等,血瘀较重者选用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12克、红花12克、三七粉3克、莪术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等。血瘀重症,宜用破血散结之品,如土元12克、水蛭6克、全蝎6克、蜈蚣6克等虫类药物。

长期血脉瘀阻,瘀久化热,热可致急,瘀可致乱,瘀热相合,产生促代脉,引发房颤。临床上我多选用性寒凉的活血化瘀药,如丹参15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生地10克等凉血清热,平脉止悸。

心房颤动的食疗方:

药用沙参15克,麦冬15克,枸杞20克,知母10克,丹参15克,生地*15克,旱莲草15克,女贞子15克。水煎两次混匀,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日一剂。

····································································································································

若有不理解或者更多用药咨询,请咨询医师;或者加医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