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协定处方集1医院 [复制链接]

1#

一.医院外用油膏方

1.花椒油

组成:红点花椒9g,芝麻油g。

功能:解毒、润肤。

主治:清洁消毒疮面、急性湿疹等。

用法:涂敷患处。

制法:将油放于铜锅内,烧开后离火,将花椒放入锅内,待油凉后,将花椒取出,储瓶备用。

2.祛湿药油

组成:苦参g,薄荷90g,白芷90g,防风60g,芥穗g,连翘

g,白鲜皮g,鹤虱草90g,大*90g,苍术90g,威灵

仙g,大枫子(碎)g,五倍子(碎)g,香油10kg。

功能:除湿润肤。

主治: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

目法:调药粉外敷,或涂油后外撤药粉,也可做清洁剂。

划法:将群药放入香油内一昼夜后,文火炸至焦*,过滤,每g油加青黛面1.5g。

3.化坚油

组成:透骨草3g,伸筋草7.5g,茜草6g,木通7.5g,松节4.5g,

紫草根7.5g,地榆6g,昆布6g,刘寄奴3g,香油g。

功能:活血化瘀,通络软坚。

主治:烫烧伤后大面积增生性瘢痕,红斑脱屑角化性皮肤病。

用法:用时微加温,直接涂于皮损。

制法:油浸群药两昼夜,用文火将药炸成焦*色,去渣备用。

4.紫草油

组成:紫草g,*芩50g,麻油g。

功能:凉血解毒。

主治:尿布皮炎,婴儿湿疹等。

用法:清热收湿止痒。

制法:以上两味入油锅内浸24小时后加温过滤。

5.*艾油

组成:*连、艾叶。

功能:清热解毒,收水解痒。

主治:婴儿湿疹等。

用法:外擦患处。

制法:*连研细末,植物油调成糊状,涂在瓷碗壁上,倒置在点燃的艾绒上熏,待黑,再取*连糊,加植物油调成稀糊状

备用。

6.紫草地榆油膏

组成:紫草5g,地榆10g,冰片2g,氯霉素2g,氧化锌32g,植物油49ml。

功能:消炎、收敛、止痒。

主治:传染性湿疹皮炎、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婴儿湿疹等。

制法:以上诸药共研细粉选取80目筛,逐渐加入植物油内,搅匀。

7.鸦胆子油

组成:鸦胆子30g。

功能:去疣。

主治:扁平疣(适用于少量)、寻常疣。

用法:用牙签挑取很少鸦胆子油,小心点于扁平疣或寻常疣上,

不要碰及好皮肤,以免产生凹痕。

制法:将鸦胆子剥去壳,取仁,捣碎,置瓶中加入乙醚,略高过为度,隔2小时后,将上层浮油倒于玻璃器皿中,等乙醚挥发后即得鸦胆子油,装小瓶中备用。

备注:

(1)在乙醚挥发时,勿近火(不要划火柴),以免发生爆炸;

(2)一次只能点十多个“疣”,一般情况是只要点一次,点后发红,有烧灼、疼痛感觉,隔天即变黑,再过二三天即可脱落。

二.医院中药颗粒剂协定处方

1、妇产科

妇科一号

西医诊断:急性盆腔炎

中医诊断:带下病、癥瘕

处方:地丁30g、金银花30g、野菊花30g、牡丹皮12g、柴胡10g、蒲公英30g、大血藤20g、土茯苓15g、元胡15g、川楝子15g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

症状:下腹疼痛据按,发热恶寒、带下量多

注意事项:忌食辛温之品,宜食清淡易消化之品

妇科二号

西医诊断:慢性盆腔炎

中医诊断:癥瘕、带下病、痛经、不孕症

处方:丹参20g、赤芍10g、白芍10g、桃仁10g、地龙12g、大血藤15g、败酱草15g、薏苡仁30g、三棱10g、皂角刺6g、莪术10g、路路通15g、陈皮6g、延胡索10g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适应症:下腹一侧或双侧胀痛、刺痛或坠胀,劳累后或经期加甚,带下增多,腰骶酸痛,婚后不孕。

注意事项:忌服辛温及寒凉之品,忌房劳过度

妇科三号

西医诊断:阴道炎(阴道炎外洗方)

中西诊断:阴痒

处方:白头翁20g*柏12g蛇床子30g花椒9g百部30g地肤子30g苦参24g防风10g

主治:用于各种阴道炎

症状:外阴骚痒,白带异常等

注意事项:忌服辛温煎炸之品,注意外阴清洁卫生

妇科四号

西医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诊断:绝经前后诸症,脏燥

处方:淫羊藿10g泽泻10g知母10g丹参10g地*10g

柏子仁10g百合10g天冬10g五味子5g制远志6g麦冬10g女贞子10g牡丹皮10g茯苓10g*柏10g合欢皮15g

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

症状:如月经失调,面色潮红,心悸,失眠、乏力、抑郁,多虑,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注意力难于集中

注意事项:调节情志,劳逸结合

妇科五号

西医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中医诊断:癥瘕、痛经、不孕症

处方:当归10g丹参10g川芎6g川牛膝10g没药6g香附10g延胡索10g赤芍10g血竭粉1g苏木10g

功效:行气破縻,软坚散癥。

适应症:经行下腹胀痛逐渐加剧,经色紫暗有块或不孕症

注意事项:调节情志,忌劳累,忌服生冷寒凉之品

产科一号

西医诊断:产后子宫恢旧不良

中医诊断:产后恶露不下(新生化汤)

处方:益母草30g当归10g川芎6g桃仁10g红花5g炮姜6g炙甘草3g香附10g柴胡10g*参25g

功效:活血化瘀、疏肝理气

主治:用于产后促进恶露排出、人流术后、放置节育环术后、取环术后。

注意事项:调节情志,忌服生冷寒凉之品

产科二号

西医诊断:产后乳汁缺少

中医诊断:产后缺乳

处方:当归10g*芪10g王不留行10g炮山甲6g

漏芦10g通草6g川芎6g

功效: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适应症:产后乳汁涩少,浓稠,或乳汁不下,乳房胀满而痛,胸胁满闷。

注意事项:调节情志,忌劳累,多食富营养易消化之汤品

宫外孕一号方

丹参15克赤芍15克桃仁9克
  
  
  
  
  
   

宫外孕二号方

丹参15克赤芍15克桃仁9克莪术1.5-6克三棱1.5-6克

2、儿科

小儿一号

风热咳嗽

症候:咳嗽不爽,痰*粘稠,不易咳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或伴发热,恶风,头痛,微汗出,舌质红,苔薄*,脉浮数,指纹浮紫。

辩证要点:咳嗽不爽,痰*,鼻流*涕,咽红,舌质红。

治法:疏风清热,宣肃肺气。

主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处方:密麻*5g生石膏20g杏仁8g甘草6g金银花10连翘8g鱼腥草10g瓜蒌壳8g莱菔子8g蝉蜕6g射干8g

小儿二号

小儿感冒慈幼清解汤

处方:石膏30g青高10g白薇30g桑叶10g赤芍10g柴胡6g*连3g荆芥10g焦山楂10g焦六神曲10g槟榔10g

天花粉10g大青叶15g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透邪导滞。用于治疗小儿高热。

3、内科

title

中风一号

痰热腑实

主症: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舌喎斜,腹胀便秘,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中风合并便秘痰多)

舌脉:舌红,苔*腻或*燥;脉弦滑大。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方药:星蒌承气汤:瓜蒌15g、胆南星8g、生大*10g、芒硝10g、栀子10g、*芩10g、竹茹10g、天竺*10g

中风二号

半身不遂

主症:半身不遂,患肢瘫软不用,或肢体麻木,口舌喎斜,少气懒言纳差,自汗,面色萎*,或患肢强痉而屈伸不利,或见患肢浮肿。

舌脉:舌质淡紫或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涩或细无力。

治法:益气活血,通经活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芪30g桃仁10g红花5g川芎10g当归10g赤芍12g地龙10g桑寄生12g杜仲10g牛膝10g鸡血藤12g

4、耳鼻喉科

title

鼻渊一号(鼻窦炎)

处方:辛夷12g防风10g前胡10g天花粉10g意苡仁30g桔梗10g广藿香10g细辛3g白芷6g蒲公英20g桑白皮10g

鼻鼽一号(过敏性鼻炎)

处方:*芪20g白术10g防风10g白芷12g广藿香10g陈皮6g五味子12g蝉蜕6g川芎6g细辛3g桑白皮10g甘草6g

咽炎一号(急性咽炎)

处方:金银花20g连翘10g牛旁子10g荆芥10g防风10g*芩10g蝉蜕6g玄参15g浙贝母10g桑白皮20g桔梗10g甘草10g

咽炎二号(慢性咽炎)

处方:玄参10g麦冬10g白芍10g枸杞子10g地*10g牡丹皮10g浙贝母10g桔梗10g射干10g蝉蜕6g芦根15g甘草3g

三.陕西中医学院关节炎外洗方

桂枝15g桑枝15g红花15g花椒15g艾叶15g伸筋草32g透骨草32g川乌9g草乌9g刘寄奴15g牛膝15g木瓜15g

四.医院胃癌方

[药物组成]

炒山楂9克,炒建曲9克,炒麦芽15克,煅瓦楞30克,炙鸡金9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15克,木香9克,陈皮9克,丹参12克,煅牡蛎3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海带15克。

[适应证]胃癌

[制法]

先将上药加清水超出药面3厘米,浸泡2小时,搅拌几次,使清水被药物部分吸收,最后再加清水至超出药面3厘米,放火上煎煮40分钟,每剂煎2次。

[用法]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验案举例]

陈X,男,70岁。胃脘作胀,经常隐痛,头晕神疲,泛恶便秘。胃镜示大弯侧溃疡及结节状隆起,活检为腺癌。苔白腻,脉弦滑。证属气滞、血瘀、食积,结而成症,久久耗伤正气。治宜理气化瘀,消积散结。用胃癌方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复查胃镜,局部明显好转;生活正常。随访10年未发。

[按]本方系通过临床反复筛选而成,有理气止痛、消食和中、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用。服用本方不仅能使症状消失或改善,生存期延长,而且能使癌灶消失、缩小或稳定。

医院常用协定处方

1.利肝合剂;

处方:蛇舌草30公斤,全瓜蒌30公斤,杜红花6公斤,制*精15公斤,当归12公斤,玄参30公斤,苦参15公斤,甘草15公斤。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肝硬化

2.复方百部合剂

处方:蒸百部白芨炙麻*芦根

制法:煎汁冰糖收膏

用法:口服,一岁以下每服5毫升,1-3岁服6毫升,3-5岁服8毫升,5岁以上服8-10毫升,一日三次

3.泻痢散

成分:苍术(淘米泔水浸)90川乌75杏仁90粉甘草75生大*60熟大*60羌活90

制法:上药研极细面

用法:每服1.8(或咨询医师用量),儿童酌减,一日两次,开水冲服

功效:疏表通里

主治:各型痢疾及泄泻

4.参蛤合剂

处方:北沙参30北五味30蛤蚧2对(去头足)化橘红12天麦冬30红参30

制法:研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0.5克

用法:每服2粒,每日三次,食后服

功效:养阴,敛肺,化痰,止血

主治:虚喘及支气管扩张,面偏于阴虚气弱者

5.舒肝和胃合剂

处方:金铃子60延胡索90生赤芍60决明子90白芨60茯苓90陈皮24甘草60生怀山药90

制法;煎取浓汁,去渣,共得药液毫升

用法:每日三次,每次10-15毫升,食前开水冲服

功效:舒肝和胃,安中止痛

主治:胃溃疡及一切肝胃痛

禁忌:对胃寒者,不宜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伤科跌打片

伤科跌打片是由大*(制)、三七、续断、牡丹皮、当归、三棱(制)、川乌(制)、延胡索(醋制)、红花、郁金、地*、五灵脂(制)、莪术(制)、青皮、香附(醋制)、蒲*、防风、白芍(炒)、木香、乌药、柴胡、枳壳(炒)等中药成分组成,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伤筋动骨,瘀血肿痛,闪腰岔气。

产品方解

方中蒲*、五灵脂、红花、三七活血消肿,散瘀定痛;元胡、郁金、三棱、莪术行气破血,消肿止痛;牡丹皮、地*解血热而散瘀;大*开泻腑气而下瘀;青皮、木香、积売、香附、鸟药、柴胡理气导滞,气血并治,瘀散则气畅,气行则血活;续断舒筋壮骨;当归、白芍养血和血、缓急舒筋;防风、制川乌祛风止痛;诸药合用,全方共奏,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药理作用

伤科跌打片在对症治疗方面取传统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从快、准、不留后遗症”方面入手,以行气活血化淤、通经活络、抗消炎止痛、快修复受损骨骼及软组织为治疗原则。采用传统的中医理论为基础,集百家骨伤病治疗验方为ー体,采用治病先“理气,气行血通,则活血化淤,该产品精选大量名贵中药材通过科学的提取的方法,使该药效在补气血方面效果更加突出,气行血通则通经活络,避免了骨伤病后遗症的发生。

适用症

适用人群

产品优势

1、选用名贵优质的纯天然药材,经严格谨密的炮制方法浓缩精制而成,有效成分含量高且均一;2、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伤筋动骨,瘀血肿痛,闪腰岔气效果显著;3、纯中药制剂,疗效确切安全可靠;4、主治明确、配伍卓著;5、品牌厂家,质量可靠;6、经典配方,投料充足,疗效显著;7、先进的制造工艺,浓缩提取药物有效成份。伤科跌打片精细浓缩加工而成,上限投料,秉承了银诺克医药事业部“配伍精,选料精,工艺精,标准精,含量精”的五精准则。该药在制作工艺上采取了国际先进的加工提取技术,使产品不但药效上持久稳定,而且吸收迅速,效果显著。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伤科跌打片还您健康活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3#

中医典籍大全手机应用:免费下载+免费使用

周信有(~年)男,汉族,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年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从事中医医、教、研事业80余年,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国医大师周信有医学精华》等著作。

咳喘祛邪固本方:*参9克,*芪(蜜制)20克,五味子(蜜制)15克,淫羊藿(羊脂油炙制)20克,补骨脂(盐制)20克,半夏9克,茯苓9克,杏仁(麸炒)9克,桑白皮(蜜制)9克,紫菀(蜜制)9克,款冬花(蜜制)9克,白前9克,广地龙9克,炙甘草9克。功效调补脾肾,祛痰止咳,利肺平喘。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及缓解期,症见久病咳喘,迁延不愈,咳嗽,咳痰,呼吸气促,时轻时重。水煎服,每日1服,早、中、晚餐后分服。若病势缠绵,上盛下虚,肺肾出纳失常,则加肉桂、沉香以增补肾纳气,培补其下之功,若能加入蛤蚧、冬虫夏草更佳,有助改善呼吸功能,亦可配合应用蛤蚧粉4克(冲服),紫河车粉9克(冲服)。如系干咳痰稠,应加滋阴生津之品,如沙参、麦冬等,使其痰量增加,由稠变稀,易于咳出,从而减少咳嗽。如系痰多气壅,宜用刺激性祛痰药物助痰排出,痰除则咳喘易止。麻*可缓解气管痉挛,为治咳喘要药,若咳喘严重,可加蜜炙麻*10克左右。久咳不止,可加罂粟壳6克,以定喘止咳,但应中病即止,防久服成瘾。痰多加川贝母,或川贝母与半夏同用,以增强疗效。若痰浊有化热倾向,黏稠不易咯出,须慎用干姜、桂枝等大辛大热之品,以免助邪化热,可酌加清解之品,如*芩、鱼腥草等,或*芩、桑白皮相配,以泻肺平喘清热,或配以*芩、广地龙清热解痉定喘,以防痰湿转化痰热,引起急性发作。

周氏益胃平萎汤:*参20克,炒白术9克,*芪20克,陈皮9克,姜半夏9克,香附9克,砂仁9克,鸡内金9克,炒白芍20克,莪术20克,蒲公英15克,甘草6克。功效益气和胃,祛瘀止痛,生肌平萎。主治气虚气滞、胃络瘀滞型萎缩性胃炎。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患者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加水蛭9克;伴有胃黏膜粗糙不平,隆起结节者,加炮山甲9克,王不留行15克,海藻15克;伴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加白及9克,三七粉5克(分两次服用);胃酸减少或无胃酸者,加木瓜9克,乌梅9克,山楂15克。

周氏愈溃汤:*参20克,炒白术9克,*芪20克,当归9克,炒白芍20克,丹参20克,元胡20克,三七粉4克(分冲),白及15克,海螵蛸30克,砂仁9克,鸡内金15克,香附9克,制附片9克,干姜6克,甘草9克。功效健脾益气、温中和胃,祛瘀生新。主治证属脾胃虚寒型的各类消化性溃疡。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寒象重或疼痛明显者,可加重制附片至15~30克;证系胃阴不足,胃脘隐痛伴灼热感,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者,可减去温燥之品,加沙参、麦门冬、石斛各15克;属虚属寒者,可选海螵蛸、煅龙骨、煅牡蛎、甘草等;属实属热者,可选浙贝母、*连、吴茱萸各6~10克(入煎或另吞),而瓦楞子、海蛤壳等性平之品,属寒或属热者均可酌选。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呈柏油样便者,可加服白及粉3克,三七粉3克,大*粉1.5克,混匀调成糊状或装入胶囊,一日分三次服,亦可单加白及粉9克,日分三次调服。若日久溃疡不愈,时见大便潜血者,可加服白及粉3克,三七粉3克,乌贼骨3克,*芪粉3克,混匀调成糊状或装入胶囊,分三次吞服。

胆石症协定方:柴胡30克,茵陈40克,青皮30克,郁金30克,槟榔30克,大*9克(后下),元胡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9克,枳实20克,鸡内金20克,金钱草30克,赤芍20克。功效疏肝利气,利胆通腑。适用于分布在胆囊、总胆管、肝管中的直径不超过1厘米且不伴有粘连、嵌顿等情况的胆结石。水煎服,1个月1个疗程。第1疗程:每日1剂,每剂煎2次,煎1次服1次,早、晚分饭前服。第2疗程: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食后服。呕吐加半夏9克,竹茹9克。

益气通痹汤:瓜蒌4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丹参20克,莪术15克,元胡20克,生山楂20克,广地龙20克,桂枝9克,细辛4克,荜茇9克,*芪30克,淫羊藿20克。功效益气培元,温经宣阳,祛瘀通痹。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房颤等,证属气虚血瘀,见胸痹、心痛、脉结代等症。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和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亦可共碾为末,炼蜜为丸,重9克,日服3丸。若证偏阴虚阳亢,或血压偏高,表现烦热、心悸、口干、头晕、耳鸣等症状者,可去温经散寒之桂枝、细辛、荜茇和温肾助阳之淫羊藿,加生地、*连、茺蔚子、首乌藤等品;如果血压偏低,而表现气短、虚弱无力、脉沉细弱、舌质淡嫩等阴虚气脱之象,则原方去桂枝、细辛、荜茇加生脉散以补气养阳,复脉救脱;若病情严重,表现气虚阳脱、心阳不振、肾阳衰微,症见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舌质胖淡或暗紫、脉微欲绝等,则在原方基础上加红参9克,五味子9克,制附片15克,干姜9克,肉桂6克。

脑血栓协定方:制何首乌20克,桑葚15克,*芪30~60克,当归9克,赤芍20克,丹参30克,川芎20克,广地龙20克,生山楂20克,泽泻9克,红花9克,鸡血藤20克。功效滋肾益气、活血化瘀、通脉降脂。主治因动脉硬化、高血压导致偏瘫、失语、失读、失写等病症的中老年患者。水煎服,每日1服,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若患者血压较高则应加夏枯草15~20克,钩藤6~9克;视物昏花明显者加枸杞子20克,菊花20克;肢体麻木者加豨莶草15克;面部麻木加僵蚕9克;肌肉跳动者加白芍15~20克,木瓜9克;痰浊壅盛者加天竺*9克,胆南星15克,菖蒲9克。此外,对痰壅昏迷的中风实症患者,亦可加服生水蛭粉,每次服用2.5克(考虑服药刺激,亦可装入胶囊吞服),早晚服2次。

脑衄饮:夏枯草20克,*芩9克,桑叶9克,菊花20克,钩藤20克,生地20克,元参2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石决明30克,桑寄生9克,怀牛膝9克,何首乌20克,僵蚕9克,白蒺藜15克,槐花15克。功效明目降压,平肝息风、重镇潜阳,凉血止血。适于肝风内动,风阳上扰,气血上壅,痰火壅盛之络损血溢,中风昏厥。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分服。昏迷者用灌肠法。夹火者当泻火,酌加龙胆草、山栀子、知母之类;兼痰者当清热涤痰,酌加胆南星、天竺*、竹茹、贝母、竹沥之类。

脑萎缩经验方:九制熟地90克,枸杞子克,女贞子(*酒蒸制)克,淫羊藿(羊脂油炙制)克,补骨脂(盐制)克,五味子(蜜制)90克,当归(酒浸)90克,丹参克,川芎克,广地龙克,桂枝90克,仙茅克,远志90克,石菖蒲90克,郁金90克,炒枣仁克,*芪(蜜制)克,天竺*90克,甘草90克。功效益肾填髓、和血通脉、养心安神、豁痰开窍。主治因脑萎缩后,肾精亏损,脑髓空虚,元神失养,而出现健忘惰怠、精神疲倦、意志衰退、兴趣淡漠等症,渐至思维困难、失语、失认等。以上方药研细,炼蜜为丸,重9克,每次1丸,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早中两次食前服,晚上睡前服。

补肾排毒汤:熟地20克,山萸肉20克,*参20克,白术(麸炒)20克,生*芪30克,茯苓15克,益母草20克,丹参20克,淫羊藿(羊脂油炙制)20克,制附片9克,怀牛膝9克,生大*6~10克。功效益气温肾、活血利水、通腑泄热。主治慢性肾功能不全。阳虚偏重者,加巴戟天20克,仙茅20克;偏阴虚者,加女贞子20克,鳖甲(醋制)30克;蛋白尿长期不退者,生*芪加至50克,另加生水蛭粉5克,早晚分冲;血尿明显者,加白茅根30克,仙鹤草30克;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者,生大*可加至20克,另加生牡蛎30克。

益气健胃汤:蜜炙*芪10~15克,*参15克,麸炒白术12克,茯苓10~15克,炒山药12~15克,蔻仁9克,陈皮6~10克,炒谷、麦芽各6~10克,炙甘草6~9克。功效益气健胃,开脾助运。主治肾病综合征后期恶心作呕,厌食纳差。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去渣重煎5~8分钟,早、中、晚分3次服用。本方原为周信有为胃气虚弱,恶心作呕,厌食纳差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设,临床亦可用于胃癌放化疗术后、大病初愈、癌症晚期、产后纳呆、久服诸药以致损伤脾胃及年老体弱等患者。临床治疗需顾护后天之本,开脾助运,扶正增食。

益肾温通排石汤:制附片15~30克(先煎1小时),干姜6~9克,补骨脂(酒炒)20克,巴戟天(盐制)20克,*芪(蜜制)20~30克,*参20~30克,王不留行(炒)20克,冬葵子20克,山甲片15克,赤芍20克,莪术15克,鸡内金20克,槟榔片30克,车前子(包煎)15克,泽泻9克,金钱草30克。功效益气温肾,活血化瘀,利水排石。用于尿路结石嵌顿性积水和老年尿路结石,肾功能不佳的病人。采用大剂冲击法,即每次煎取之药量在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凡有泌尿系感染现象的,酌加*柏、紫花地丁、蒲公英、石韦、金银花、土茯苓等;临床若炎证粘连较重,已有梗阻、积水存在的较大结石,应以活血化瘀为主来组方,可选用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川牛膝、丹参、赤芍、元胡等,并合用炮山甲、鸡内金、皂刺等软坚药来直接对结石软化和消溶;若见虚象者,酌情重用补气药,以扶助正气,增加平滑肌的紧张性以助排石;若迁延至肾积水并损及肾功能时,表现虚寒之象,用温阳利水法,以加强肾功能,加强肾盂及输尿管的蠕动,以助排石和消除积水。

调更汤:淫羊藿20克,当归9克,丹参20克,生地20克,杭白芍15克,菊花15克,山栀子9克,*芩9克,炒枣仁20克,夜交藤20克,五味子2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珍珠母30克,紫草9克。水煎服。功效补益肝肾、调理阴阳、温下清上,育阴潜阳。主治更年期综合征。水煎服,每日1剂。伴有白带者,加苍术9克、椿根皮15~20克;肝肾阴虚明显者,加桑椹15克、枸杞20克;发热症状明显者,加知母9克、*柏9克、青蒿9~15克、地骨皮15克。

育阴消斑饮:生地*20~30克,玄参20~30克,枸杞15~20克,旱莲草20克,当归9~15克,紫丹参20克,牡丹皮9克,赤芍20克,茜草15克,益母草20克,紫草20克,三七粉4~6克(早晚分冲),板蓝根20克,槐花20克。功效养阴清热,凉血和营,止血化瘀。适用于证属阴虚内热,络损血溢的紫癜患者。症见皮肤紫癜、黏膜出血。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若发热重而迫血妄行者,加蒲公英20克,大青叶20克,连翘20克,生石膏60克;若常有鼻出血,牙齿出血者,加白茅根20克,藕节20克,生地榆15克,大蓟、小蓟各10克;若月经过多者,加棕榈炭15克,仙鹤草20克。

皮疾蠲:白鲜皮20克,地肤子9克,苦参20克,板蓝根20克,土茯苓20克,浮萍9克,蝉衣9克,赤芍20克,丹参20克,紫草20克,防风9克,白蒺藜20克,何首乌20克。功效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凉血和营。主治临床常见的湿疹、荨麻疹、风疹、脓疱疮、带状疱疹等以瘙痒症状为主的皮肤病。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若热毒壅盛,皮肤呈潮红、灼热、化脓,加金银花20克,连翘20克;皮疹瘙痒难忍,加蛇床子20克,全蝎6克。

狼疮宁复汤:淫羊藿20克,桑寄生20克,补骨脂20克,巴戟天20克,*芪30克,紫草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半枝莲20克,板蓝根20克,当归9克,赤芍9克,丹参20克,桂枝9克,白芍9克,鸡血藤20克,乌梢蛇9克,全蝎6克。功效补肾益气,清热解毒,祛瘀通络,调和营卫。主治风湿之邪侵犯脾肾,久则酿热,致瘀生毒。邪毒流窜脏腑,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用。阳虚者加制附片;阴虚者加鳖甲、枸杞子、女贞子;体虚乏力者加红参、白术;血瘀甚者加制乳香、制没药、三七;肌表红斑重者加白芷、防风、蝉衣;肢节痛甚者加制附片、羌活、独活、细辛、元胡;浮肿者加猪苓、茯苓、泽泻;精神症状严重者加酸枣仁、远志。

消疮饮:*参20克,麸炒白术9克,炙*芪20克,当归9克,丹参15~20克,赤芍9~15克,紫草15~20克,白及9克,生地15~20克,板蓝根20克,白芷9克,炙甘草9克,生甘草9克,三七粉5克(早晚分冲)。功效健脾益气,和血调营,托里生肌。主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疼痛明显者加白蔹6~9克;热证明显者加蒲公英9~15克;口腔溃疡反复发并作伴失眠者加*连6~9克、肉桂3~4克。

中医二十八脉及全部脉象(动态图解)

高清舌诊图谱(收藏)


  
  
  
  
  
  .

更多内容尽在文章排行汇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