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药宣传月中医药就在你身边恼人的慢 [复制链接]

1#

如果说女人是花,那么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等一系列的病症,就是折磨着这朵花上的一根根或深或浅的刺。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科研工作50余年的江苏省名中医杨桂云,为大家聊一聊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的中医治疗。

杨桂云

医学硕士、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师承博士生导师,日本国熊本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全国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室和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室专家。

曾担任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及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医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药监局药品评审专家,江苏省、四川省、河北省、山东省及南京市科技成果奖励评审专家,《药学与临床》杂志编委。

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及科研工作50余年,对中医诊治女性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四上午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点击收看视频节目)

1

遭遇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办?

患者张女士42岁

患子宫肌腺症、肌腺瘤1年,伴有月经过多,痛经。B超显示,子宫增大,后壁增厚,回声增粗与低回声交杂,内见2.8×3.4cm低回声结节,包膜欠清。

生活中有不少像张女士一样的女性朋友,临床主要表现为:子宫肌腺症(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伴有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不孕等,相当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什么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

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于子宫腔以外部位的一种疾病,年首次被命名。多发于生育期妇女,发病率约为10%~22%。尽管内异症是一种妇科良性疾病,但其具有的增生、浸润、转移、复发等临床表现及病理过程与恶性肿瘤相类似,是一种难治性妇科疾病。

通过询问病史,结合妇科内诊、超声波、核磁共振(MRI)、腹腔镜等检查可以诊断。血清CA是常用标记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

目前,对内异症的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但存在着一系列的学说和观点。

病因:

种植和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遗传因素(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

免疫和炎症因素(腹腔微环境的改变,诱导相关的免疫和炎症反应,导致异位内膜成功植入和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在位内膜决定论(患者在位内膜之粘附、侵袭和血管形成的能力均明显强于非EMs患者。)

总之,它是遗传性、免疫性、炎症性、出血性疾病,也是器官依赖性、激素依赖性疾病。

病理特点: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及周围组织纤维化。

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主要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

西药治疗:EMs是一种雌激素依赖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治疗通过药物假孕、假绝经,抑制卵巢功能,进而抑制内膜病灶的生长(曼月乐环)。但不良反应较大,有骨矿物质丢失的危险。停药后复发率高。不利于妊娠。

手术治疗(保守手术和根治手术,切除病灶,松解输卵管卵巢周围组织的粘连,恢复盆腔内组织的自然解剖结构)。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在子宫内膜异位治疗中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防止和减少复发、降低某些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受孕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并具有价格相对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适于长期服用等独特的优势。

中医学并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名,但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痛经”“癜瘕”“月经不调”“不孕”等病范畴中。认为异位内膜组织的周期性出血是为“离经之血”,由于反复出血排无出路,积聚于少腹、冲任、胞脉,形成“血瘀”,积聚日久而为症瘕。胞脉瘀阻,排卵、运卵受碍,精卵不能结合,乃致不孕。

基本病机:“瘀血内阻”。久病及肾,故“肾虚”为本,“血瘀”为标。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消癥”为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辨证施治:瘀血之形成,又与气滞、肝郁、气虚、寒凝、湿热、肾虚等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单纯血瘀证较少见,多虚实夹杂。

经期活血行气、化瘀定痛;经后活血化瘀、散结消癥,兼顾扶正。

治疗原理:

?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全身和局部血液循环和缺氧状态,促进病灶吸收、减轻疼

痛、抑制异位内膜生长。

?调节内分泌激素平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调节免疫功能

?改善患者腹腔局部微环境,促进受孕。

针对张女士的病情,杨桂云主任开了处方:

经期温经化瘀、行气止痛(寒瘀止痛方);经后益气补肾、化瘀散结消癥。

一个月后患者痛经明显减轻,经量减少。

随后辅以膏方:益气养血补肾、理气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消癥:

*芪熟地当归川芎丹参川楝子延胡索葛根生白芍鬼箭羽木馒头制首乌潼白蒺藜桂枝狗脊杜仲莪术菟丝子夏枯草炙远志茯苓神*精夜交藤炮姜补骨脂青皮白术炙甘草西洋参阿胶鹿角胶

病情好转之后,患者连续服用膏方2~3年以巩固疗效。

2

遭遇痛经怎么办?

患者王小姐21岁

痛经3年,近半年痛经较前加重,平素月经7/30天,经量较多,每逢经期第一天,感下腹疼痛显著,痛甚则汗出肢冷,呕吐腹泻,须服止痛药。

痛经是什么

痛经是指女性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的病症,痛经的周期性发作,对女性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影响。

痛经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一时昏厥。

有原发性痛经(功能性)和继发性痛经(器质性)之分。原发性痛经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继发性痛经并不是某种临床疾病,而是多种盆腔器质性疾病过程中的主要症状之一。

痛经目前主要治疗方式

西医治疗:解痉、镇痛、镇静类药物及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甾体激素类药物等。可即时止痛,但治疗效果持续时间短,易干扰正常月经周期或达不到根治的目的。

中医治疗: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标本兼顾,具有效果明显,副作用小、远期疗效好的特点。

痛经原因多端,但都与经期摄生不慎,或素禀阳虚、阴寒内盛,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子宫瘀血,胞脉不通,阻碍经水之顺利排出,则“不通而痛”。

痛经以实证具多,约占94%,发病较多的证型是气滞血瘀和寒凝血瘀两型。在治疗中根据“通因通用”“通则不痛”的原则,采用活血化瘀调经,温经散寒止痛的方法。

针对王小姐的病情,杨桂云主任开出了处方:

炙*芪吴茱萸当归川芎红花桃仁川牛膝益母草乌药延胡索川楝子炮姜炙甘草,嘱经前始服。

服药后,患者基本月经一月一行。随证加减,观察三月,后月经按期来潮,无痛经,量色正常。

3

遭遇慢性盆腔炎怎么办?

患者张女士46岁

慢性盆腔炎史10余年,常反复发作。近一周以来,时感下腹部疼痛,伴肛门坠胀感,带下不多,色淡*。平时月经尚规则,5-7/30天,量中,无明显痛经。

B超提示子宫增大,回声不均,多发性子宫肌瘤,最大2.6cm*2.2cm,内膜1.2cm,双附件未见异常。为慢性盆腔炎亚急性发作,中医辨证为脾肾不足、瘀血内阻、湿热互结。

中医对慢性盆腔炎性的治疗优势?

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不恰当,或患者体质较差等因素,常可致病程反复迁延而形成慢性盆腔炎;又常因过度劳累、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急性或亚急性发作,故病情反反复复难以痊愈。

慢性盆腔炎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或因长期慢性炎症导致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或功能障碍而导致不孕不育症、宫外孕等病发生。

主要临床表现:小腹隐痛、坠胀、腰酸腰痛、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盆腔肿块。

慢性盆腔炎目前主要治疗方式

对于慢性盆腔炎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通过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全方位调理患者的身心状态,更易被患者接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慢性期盆腔炎多因湿热久蕴,气血瘀阻胞宫胞脉;或经抗炎或清热解毒治疗后,湿热之邪虽除,但胞脉瘀血难解,日久可成癥瘕。疾病迁延日久多损及肾,导致肾虚,因而提出“瘀血为标,肾虚为本”。治疗则应以行气活血、化瘀消癥为主,辅以清热解毒利湿之品。

针对张女士的病情,杨桂云主任开出处方:

红芪熟地蒲公英土鳖虫忍冬藤败酱草当归丹参川楝子延胡索车前草菟丝子续断枳壳生草茯苓

以益气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止痛佐以清热解毒。

二诊:服药后感觉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三诊:患者下腹痛基本痊愈。

小结

女人是花,通过中医药的治疗,但愿如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这类病症,能远离女性朋友,让花开更艳更美。

节目编导:李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