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慢性腰痛验方二则外用强腰散和内服二术散 [复制链接]

1#

张鉴铭,全国名老中医,主任医师,专于治疗骨伤疾病,精于腰腿痛及陈旧性损伤等治疗。张老认为,其病因病机应归结于:外感寒湿为痹、肾气虚衰(先天不足,后天衰退或劳役耗损)、外伤筋骨经络等后遗(新伤失治或治疗不当转为陈疾)三类。后两类腰(及腿)痛复发减加剧,也多与寒湿外邪侵袭诱发有关。如老年退化性病变所致的“增生性脊柱炎”患者,其腰痛症状就常在阴雨天加重;又如陈旧性腰扭伤或过劳而致的“腰肌劳损”,其腰痛也常在感受冷湿后复发;就“腰椎间盘突出”而言,部分患者并无明显伤损史,多因受寒着湿后引起腰背肌痉挛,导致椎间盘内压增高,从而促进本已有退化性变的椎问盘炎变破裂,髓核突出,而造成腰髓及下肢的疼痛、麻木等不适。

多数慢性腰痛患者平时即常有腰部酸软、隐痛绵绵感,疼痛复发加剧时,患部阴冷、重着;亦有腰腿痛初发,似急性者,若仅用活血化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张老认为,皆属肾虚,阳气不足,寒湿作祟。治宜温阳祛寒,除湿通滞为主,加以活血化疲,温经通络,痛证可治。张老集数十年临床经验,师承和自拟方剂颇多,尤以外敷药物见长。其中对慢性腰腿痛治疗,拟有一疗效显著之“强腰散”方,该方曾收入《中国中医药报名医名方录》专栏。

强腰散组成:川乌、肉桂、干姜、樟脑各30克,白芷、南星、赤芍各20克。

功能:温散寒邪,行滞通络,活血镇痛。

主治:慢性腰腿痛(寒、湿痹型,劳损型)。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次用量为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推于纱布上,趁热敷贴于痛处,隔日一换。

方解:本方以川乌、肉桂、干姜为主,有温散寒邪、助阳补虚之功;辅以白芷、南星行滞通阻,助之以赤芍活血散;加上樟脑有兴奋镇痛之力,使药物更加发挥其渗透作用。趁热敷上,使药物更具渗透作用,效力直达病所,倍感舒畅。综观全方,有助阳、补虚、通滞、镇痛、活血之功,故收效颇佳。

备注:本方有大毒,只能外敷,切勿入口。

川乌:辛,苦,热,大毒。归心、肝、脾、肾经。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功效。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阴疽肿毒,并可用于麻醉止痛。

病案举例:吴某,女,50岁。患腰痛多年,入冬加重,屡治无效,疼痛加剧,卧床两个多月。到张老处就诊时左下肢不能触地,需人搀扶。西医诊断为“增生性脊椎炎伴左侧坐骨神经痛”。查:腰、臀、腿部有多处灸痕,臀肌弛张,萎软无力,腿肌萎缩,膝呈蜷屈状不能伸直,伸则剧痛,面色青白,畏冷着重衣,脉沉迟。中医辨证属寒痹型腰腿痛。以强腰散外敷,5次后痛稍减,10次后痛大减,可自己步行就诊。经二个多月治疗,基本痊愈。

本文摘自《四川中医》年第九期第1-3页

方名:二术汤。

方药组成:白术10g,莪术10g,干姜6g,茯苓10g,炙甘草6g。

主治:新久腰痛如折,俯仰不利,腰部有压痛点,遇劳遇寒加重,脉沉细迟。

功用:暖土胜湿,化瘀通络止痛。

临证加减:腰痛日久者,加杜仲30g,川续断20g;痛甚者加细辛3g,狗脊30g;妇女经水不调、腰痛者加香附10g;男子前列腺炎,小便淋沥不尽者,加通草10g、益智仁20g。

按:腰为肾之府,肾为水脏,位在下焦,主水畏土,中土阳衰,水津不布,湿邪顺势下流,腰府经络瘀阻不通,故为重为痛。乃寒湿瘀滞并存是腰痛的主要病理原因。方中白术、莪术运脾胜湿,化瘀通络,共为君药;干姜暖土胜湿,助君以治生湿之源,是为臣药;茯苓、甘草健运中土,淡渗利湿,使邪有出路.共为佐使。

名医介绍:

刘继祖,男,河南陈留人,年出生。年北京中医学院本科毕业。分配到江西省卫生厅总结当地名老中医经验,后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对《伤寒论》有深入研究,并精究针术。年3月支边到新疆。现为新疆自治区中医研究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新疆分会基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本文摘自《河北中医》年10月第22卷第10期第页。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