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祖传偏方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痛经秘方 [复制链接]

1#
彭洋医生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痛经——痛经方(国培方)

(组成)桂枝6g,当归12g,川芎9g,沉香6g,延胡索12g,三七粉3g,白芥子6g。

(功效主治)温经行气,活血祛瘀以止痛。用于痛经。

(方解)方中桂枝温通经脉,使血行通畅;当归、川芎二味辛温行气活血,为血家要药;沉香沉降,暖肾纳气,止呃逆,散郁结,对痛经伴呕恶上逆者更相宜;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广为人知,于此选用意亦在于入血行气止痛;白芥子辛滑流利,祛寒凝,入方中为佐,可增强温行之力;三七粉用之活血祛瘀,使经血溢泻,不使胞宫挛缩太过,止痛又不留瘀。全方旨在温通经络,散寒凝,畅气机,促血行,以保持胞宫正常的蓄溢功能。

(验案)周某,48岁。行经腹痛30+年。自述月经初潮(16岁)即行经腹痛,病甚手足逆冷,无法坚持正常学习及工作,非止痛药不解。后用止痛针剂(安痛定、度冷丁等),精神日趋紧张。30年来已成痼疾。体态稍丰腴,性情爽朗。妇查:子宫稍大,B超无器质性改变。继按原发痛经处理,用前述基本方观察2次月经,获效甚著,患者欣喜至极。后偶因月经量多而复诊,述痛经已瘥。

(按语)痛经极重者多发于经前、经期第1~2天,经血未下或下之甚少之时,多属寒凝气滞,经血凝滞更阻碍气机,血积于胞中导致下腹冷痛,可牵扯两大腿亦抽痛不已,伴见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逆,恶心呕吐,唇舌紫暗,甚有晕厥休克。治疗用药应求速效,煎煮汤剂似已不妥,为此笔者以基本方制成散剂,装瓶备用。每次10g,嘱患者用沸水冲泡(加盖)待温后顿服其上清液,如恶心呕吐明显者加入生姜2~3片以温中止呕并有助于发挥药效。临床观察急症患者当即服药后10分钟左右腹痛可得缓解。

(方源)《临证经验荟萃》

痛经——痛经方(叶漳深方)

(组成)制香附9g,延胡索9g,川楝子9g,泽兰叶15g,桃仁9g,红花6g,当归9g,白芍9g。

(用法)煎2汁,分2次半空腹服,其中间隔3~4小时。痛甚者每日服药2剂。本方在经痛时服,经止即停,下期再服。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祛瘀止痛。主治痛经实证。症见月经将来而腹痛,经行不畅,色紫暗或有血块。

(方解)景岳谓“经行腹痛,有虚有实”。实证腹痛,多由于各种因素(如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或寒邪内侵,湿热阻滞等)导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本方由金铃子散和桃红四物汤加减而成。以制香附、延胡索、川楝子疏肝理气,用当归、白芍、桃仁、红花以活血祛瘀,以泽兰增强祛瘀之功。

(加减)痛而小腹胀甚者,加乌药9g,青皮9g;小腹冷痛而苔白脉紧者,加官桂4g,干姜2g,以温经祛寒;若小腹有热感而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脉数者,加生地*15g,牡丹皮9g,制大*6g以清热凉血化瘀。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痛经——祛瘀化癥汤(胡溱魁方)

(组成)三棱、莪术各12g,当归、赤芍、丹参、桃仁各10g,川牛膝12g,血竭3g,香附、延胡索各12g,海藻、昆布、瓦楞子各12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祛瘀消癥,理气止痛。主治瘀滞型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膜样痛经、输卵管狭窄等症。

(方解)方中三棱、莪术破血祛瘀、消积止痛为主药;当归、赤芍、丹参、桃仁、牛膝活血祛瘀通经;血竭行经止痛,对瘀血型痛经有很好疗效。

(验案)陈女,33岁,流产后经行腹痛已3年,且逐渐加重。病家每次经行少腹疼痛拒按,伴**坠痛,经水紫暗有块,块下疼痛暂缓。证属血瘀气凝。用当归、川芎、红花、益母草、三棱、莪术、失笑散等活血祛瘀,再加香附、郁金、延胡索、姜*、川楝子等理气止痛。嘱其每次行经前连续服用7剂,坚持治疗半年,痛经好转。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痛经——养血温经汤(胡溱魁方)

(组成)当归12g,川芎6g,熟地*12g,桂枝9g,艾叶5g,泽兰、茺蔚子各12g,乌药10g,制香附12g,吴茱萸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养血活血,温经止痛。主治血虚寒滞型痛经。

(方解)《诸病源候论》认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如见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量少,经色暗黑有块,面色不华者可用上方。方中当归、熟地*养血调经,川芎、泽兰、茺蔚子活血祛瘀通经,桂枝、吴茱萸、艾叶温经散寒止痛,香附、乌药理气散寒止痛。诸药相配,共奏养血活血、调经止痛之功。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倒经——凉血止衄汤(刘奉五方)

(组成)龙胆草9g,*芩9g,栀子9g,牡丹皮9g,生地*15g,藕节30g,白茅根30g,大*1.5g,牛膝12g。

(功效主治)清热平肝,凉血降逆。主治:肝热上逆,血随气上所引起的衄血、倒经。

(方解)在行经前1~2天或正值经期或经后,出现规律性、周期性衄血,甚至吐血称为倒经或逆行经。主要是由于肝阳亢盛,血热上逆。肝阳亢盛,冲气较盛,血海满盈,血为热迫,随冲气而上逆,不得下行,故月经量少或经行不畅或经闭不行,反而衄血、吐血。刘老医生取龙胆泻肝汤中的主药龙胆草、*芩、栀子清上焦热。配合牡丹皮、生地*清热凉血;藕节、白茅根清血热止吐衄。独特之处在于使用大*1.5g,药量不重,取其入血分行血破血,不但泻血热,而且大*配牛膝又能引血下行,实有釜底抽薪之妙。全方清热平肝,凉血降逆,不但吐衄可止,而且经血自调。

(方源)《刘奉五妇科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