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主要由不成熟的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故又称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肌瘤均自子宫肌层长出。当肌瘤为肌层包围时称肌壁间肌瘤;若向子宫浆膜面发展,突出于子宫表面,即称为浆膜下子宫肌瘤;当肌瘤向子宫腔发展,覆盖于子宫粘膜下,则称为粘膜下肌瘤。多数子宫肌瘤可无症状,仅于体检时被发现,但粘膜下肌瘤或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净;增大的子宫肌瘤亦可出现白带增多或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肌瘤红色变性时或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发生剧烈腹痛。此外,尚有1/3的患者可伴发不孕。
现代医学认为子宫肌瘤的主要发病因素为长期大量持续的雌激素刺激,尤其在只有雌激素作用而无孕激素作用时,更易发生,但不仅于此,子宫肌瘤的发病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目前尚未明了。
根据增大的子宫和月经过免或淋漓不净等临床表现,子宫肌瘤一般不难诊断。若临床检查不能肯定时,可通过测探宫腔、诊断性刮宫、B型超声及子宫腔碘油造影术加以确诊。但需注意与子宫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等相鉴别。
现代医学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状况和临床表现,一般采用手术和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主要用刮宫术和雄激素治疗月经量多而肌瘤不大的患者,凡肿瘤较大、症状明显而其他方法无效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如粘膜下肌瘤经阴道摘除术、经月复部肌瘤剔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切除术。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属“癥瘕”“石瘕”范畴,妇科癥瘕为腹中结块的病。《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坚硬不移动,痛有定处为"癥",病属血分;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病属气分。其涵盖了各种妇科良性肿瘤,病种较多,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症。根据生长的部位不同,亦有不同的名称。《灵枢?水胀》云:“石瘕生于胞宫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血丕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杯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大凡肿块的形成,中医认为气滞、血瘀、痰结是其发生的主要病理变化。《医林改错》指出:“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有气管,血有血管。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妇女疒徵病,更是以血瘀成结为重要病理机制。
中医辩证治疗子宫肌瘤
(1)中医治疗子宫肌瘤(气滞血瘀)方
处方:丹参12克,红花6克,茯苓、夏枯草、海藻、昆布各15克,三棱、延胡索、柴胡、当归、莪术、桂枝、制穿山甲、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生牡蛎(先煎)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化瘀散结。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下腹部有包块,部位不固定,推之可移,腹胀痛或刺痛,月经周期紊乱,月期量多夹血块,经期乳房胀痛或漏下不止,面色晦黯,舌紫黯,有瘀血块或斑点,脉弦涩。
(2)中医治疗子宫肌瘤(气虚血瘀)方
处方:*芪30克,夏枯草、海藻、昆布、茯苓、*参各15克,白术18克,丹参12克,红花6克,桂枝8克,生牡蛎(先煎)20克,三棱、莪术、当归、制穿山甲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散结化瘀。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症见小腹坠胀,腹中有结块,月经先期量多,色淡淋沥不断,质稀有血块,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四肢无力,面色萎*,舌质淡,苔薄白,边有齿痕,脉虚涩(3)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寒凝血瘀)方
处方:茯苓、夏枯草、海藻、昆布、小茴香各15克,丹参12克,红花6克,生牡蛎(先煎)20克,干姜、制乳香、制没药、当归、三棱、莪术、桂枝、制穿山甲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经散寒,化瘀散结。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中医辨证属寒凝血瘀型。症见下腹包块冷痛,遇寒加重,得温则减,月经后期淋沥不断,量少有血块,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舌淡,苔白,脉虚细。
(4)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痰湿互结)方
处方:生牡蛎(先煎)、薏苡仁20克,茯苓、夏枯草、海藻、昆布、炒白术各15克,苍术、*柏、当归、三棱、莪术、桂枝、制穿山甲各10克,丹参12克,红花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理气化痰,破瘀消症。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中医辨证属痰湿互结型。症见胸脘痞闷,腹中有结块,经期延长,月经量较多,色黯红,质黏稠夹血块,带下量多,色白或*,苔白或*腻,脉细或沉滑。
(5)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瘀血停滞)方
处方:茯苓、夏枯草、海藻、昆布各15克,红花6克,生牡蛎(先煎)20克,桃仁、当归、三棱、莪术、桂枝、制穿山甲、丹皮各10克,丹参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消症。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中医辨证属瘀血停滞型。症见胞中积块坚硬,固定不移时有疼痛,拒按,面色晦黯,肌肤不润,月经量多或淋沥不断,色紫黑有血块,舌边瘀点,脉沉涩。6)中医治疗子宫肌瘤(脾肾阳虚)方
处方:*参、*芪各15克,茯苓、白术、白芍、香附、牛膝、当归各10克,瓦楞子、皂角刺各18克,制附片(先煎)、仙茅各5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肾暖脾,温经化湿。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型。临床症见患者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手足冷,腰膝酸软,口淡乏味,食少痞胀,小腹冷胀,经期小腹不温,胀痛加剧,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多,色淡红,白带清稀量少,小便.清长,大便溏泻,舌质淡胖嫩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缓。
(7)中医治疗子宫肌瘤(肝肾亏虚)方处方:丹参、鳖甲(先煎)、牡蛎(先煎)各18克,山药12克,熟地、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各15克,当归、牛膝、知母各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中医辨证属肝肾亏虚型。临床症见患者面色晦黯,腰膝酸软,头昏乏力,心胸烦热,手足心热,腹部持续胀痛,经期加剧,月经量多、色淡清稀,经期延长,周期缩短,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8)中医治疗子宫肌瘤(肝气郁结)方
处方:牡蛎25克,夏枯草、生地、昆布各15克,柴胡、青皮、白芍、枳实、香附、炙甘草、牛膝各10克,川芎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型。症见精神抑郁,头昏乏力,小腹胀闷,经期加重,乳房胀,经量多、色暗红,经期延长,周期缩短,伴腰酸胀,食欲不振,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经验方、秘方治疗子宫肌瘤
(1)经验方:当归、桃仁、三棱、香附各10克,王不留行、莪术各12克,夏枯草、贯众、天葵子、川断各15克,海藻、生牡蛎各20克,昆布30克。气血不足加*参20克,*芪30克,腰腿酸软、头晕耳鸣加女贞子、杜仲各12克,旱莲草20克;月经淋漓不断者用生化汤加龙骨、牡蛎、海螵蛸各20克,伏龙肝30克,三七粉3克(冲);白带多色*加薏苡仁30克,并用燥湿清热药坐浴。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子宫肌瘤患者45例,治愈(症状消失,肿瘤消散,子宫恢复正常)19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肿瘤缩小2/3)13例,有效(症状明显改善,肿瘤缩小不明显)11例,无效2例。
(2)理气逐瘀消脂汤炒当归、赤芍各9克,川芎3克,橘红、姜半夏各6克,炙甘草3克,制香附、元参、浙贝母、炒川续断各9克,炒枳壳6克,失笑散12克(包煎)、生山楂、牡蛎(先煎)各20克,白花蛇舌草12克,莪术6克。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活血祛瘀,理气消脂。
子宫肌瘤往往影响妇女的生育,导致不孕。《巢氏病源》说:“癥痞之病其形冷结,若冷气入于子脏则使无子,若冷气入于胞络搏于血气,血得冷则凝,令月水不通了。”本方是为证属血瘀气滞、痰湿壅滞导致不孕者所设。故方用橘红、甘草、半夏(二陈汤去茯苓)、香附、山楂等理气化痰消脂;当归、川芎、赤芍、莪术、元参、浙贝母、牡蛎、失笑散活血祛瘀,消癥止痛;其中白花蛇舌草一味消肌瘤,虽苦寒而无伤胃之弊。全方活血祛瘀、理气化痰、消癥止痛。俾气顺痰化、瘀祛癥消而痛止,此时再调经求子自当一举而功。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
临床屡用,效果著。(3)疏肝散结汤
柴胡9克,生牡蛎30克(先煎)、丹参、赤芍、玄参、当归、夏枯草、海藻、昆布、海浮石(先煎)、牛膝15克,川贝母3克(研冲)。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上述肿瘤与肝胆经脉循行位置与传感有密切关系。故立疏肝散结法用以治疗子宫肌瘤等肿瘤,从而达到脉道以通、气血乃行的目的。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赤芍、丹参理肝经之血瘀;牛膝引药下行;牡蛎,海浮石、玄参、川贝母、夏枯草、海藻、昆布,软坚散结。合而用之共收疏肝散结之功。
多种肿瘤病(包括子宫肌瘤、乳腺瘤、甲状腺瘤等)。
若胸软骨炎、乳腺增生者,加蒲公英30克;甲状腺肿瘤,加桔梗10克,小金丹3粒(1日3次,每次1丸);有烦躁汗出者,适当配栀子豉汤;妇女更年期子宫肌瘤,月经过多,加牛膝10克,泽兰叶15克,茺蔚子30克;颈淋巴结炎,去牛膝,加桔梗、枳壳各9克。
临床屡用,效果颇著。
笔者验之临床有效,但须多服,其致始著。
临证应用,可随证加减。
屡用效佳,一般连服30剂左右可愈或显效。(4)加味生化化瘤汤
组成丹参15克,益母草10克,制香附10克,当归10克,炮姜(打)10克,川芎10克,桃仁(打)10克,甘草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制乳香5克,制没药5克。
功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主治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证属寒凝瘀血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方解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是中青年妇女常见多发病。本方以《傅青主女科》中生化汤加三棱、莪术、制乳香、制没药等组成。笔者在临床上体会到,无论是恶露不行,还是宫血排放不畅,或宫腔炎症的充血水肿,久而久之都易导致气滞血瘀,久瘀凝结不散,渐致肿块肌瘤。生化汤是傅氏治疗产后血虚有寒,恶露不行,小腹冷痛之方,其中当归活血补血,川芎、桃仁活血行气化瘀,炮姜温经化瘀,甘草补中。丹参、益母草、制香附增强活冲任之血,祛胞宫之瘀之功。
三棱、莪术、制乳香、制没药4味中药配伍意取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活络效灵丹组方之妙。方中三棱破血中之气,功专破血祛瘀,行气止痛,化积消块;莪术为气中血药,善破气中之血,以破气消积。二药相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化积消块之力彰。再加上乳香活血,没药散血,推陈出新,在临床上对寒凝瘀血的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屡试屡验。
加减如久病多虚,气血不足,酌加玉屏风和四物汤;若在服中药的同时,配合使用桂枝茯苓胶囊,可以增进疗效,缩短治疗时间。(5)自拟瓦楞棱莪散结汤
组成:瓦楞子20~30g,三棱、莪术各5~10g,桂枝3~6g,茯苓、桃仁、香附、炙鳖甲各6~10g,丹皮、赤芍、益母草各6~12g。
加减:兼痰型者,加浙贝、牡蛎;兼热型者,加大*,*芩或*柏;气虚者,加*参、白术;血虚者,加当归、阿胶;经血过多者,加仙鹤草、地榆炭、乌贼骨;血块多者,加茜草炭、蒲*炭;腹痛者,加延胡索或失笑散;肝郁者,加青陈皮、枳壳;肝郁化火者,加柴胡、*芩;闭经者,加大*、土鳖虫、穿山甲。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分2~3次内服。每日1剂,用1个月后,改2日1剂。
疗效:应用自拟瓦楞棱莪散结汤治疗子宫肌瘤40例,治疗1~3个月后,治愈29例,显效9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6)桂枝茯苓丸加减
组成:桂枝6~10g,茯苓、赤芍、牡蛎、当归、生山楂各15g,丹皮、桃仁、玄参、贝母、三棱、莪术各9g,土鳖虫6g,海藻、昆布各12g。
加减:气虚者,加人参、*芪;血虚者,加阿胶(烊);肝郁者,加柴胡、郁金;出血多者,加三七粉(冲)、地榆炭。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亦可炼蜜为丸,1丸/次,2次/日,口服),经期停服。30日为1个疗程。
疗效:用上药治疗子宫肌瘤45例,治疗2~4个疗程后,治愈12例,好转3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7)双甲方加减
组成:穿山甲、蒲*、鬼箭羽、三棱、莪术各10g,炙鳖甲15g,海藻12g,水蛭,夏枯草各9g。
加减:经量多或淋沥不净者,酌加参三七、阿胶、茜草、早莲草;艾叶等;痛经者,加制香附、延胡索、川楝子、杭白芍、炙甘草、小茴香等;心肝火旺,口舌生疮者,加山栀、丹皮、小川连等;带下多者,加海螵蛸,椿根皮、扁豆花等;经量多、贫血明显者,加*参、*芪、枸杞子、何首乌等。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于经净后第2日开始服用。用至症状消失止。
疗效:用上药治疗子宫肌瘤20例,显效(肌瘤消失或明显缩小,B超示肌瘤长经、前后径之和减少1~5cm,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
(8)红藤生牡蛎汤组成:丹参、赤芍、丹皮各12g,三棱、莪术、穿山甲、香附、云苓各10g,生牡蛎15g(先煎),红藤20g,甘草3g。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后,分2~3次内服。每日1剂。并用红藤30g,金银花、败酱草各15g,三棱、莪术、*柏、桃仁各10g,路路通12g。浓煎ml,保留灌肠,每日1次。
疗效:采用中药内服外治相结合治疗盆腔肿块(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卵巢囊肿及盆腔混合性肿块等)例,治疗1~3个月后,痊愈43例,有效5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
(9)万应消瘤散
组成:*参g,杜仲g,鹿角片60g,醋香附g,官桂90g,小茴香45g,干姜90g,当归g,川芎90g,赤芍g,蒲*g,五灵脂g,昆布g,海藻g,路路通g,地鳖虫90g,水蛭45g,莪术45g。
用法:将上药研末过筛,密封贮藏。每次服10g,每日早中晚餐前30min各服1次,服后饮白酒10ml。忌生冷。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病,为祖国医学“瘕”之属,多因经行产后调摄失宜,饮食劳倦,七情伤损等,导致冲任虚损,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血气乘戾,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气聚为,血结为瘕而成。
病机之关键在于气滞血瘀,内结胞宫。治宜“活血化瘀,破积消为主,而佐以固本培元之剂”,即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同时,兼顾健脾益气,温肾养肝,以澄源清流。
万应消瘤散和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有确切疗效!
万应消瘤散方中*参健脾益气;鹿角片、官桂、杜仲补肝肾,暖下元而调补冲任;方中少腹逐瘀汤活血祛瘀;温经止痛;昆布、海藻化痰软坚散结;路路通、地鳖虫、水蛭、莪术破血逐瘀,消散结。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破积消之功。本方贵在药量轻微,皆因子宫肌瘤乃顽固之疾,应徐图缓攻,假以时日,“以岁月求之”,若施以重药猛剂,耗损正气,病必不得解。
服药期间,应避免精神刺激和劳累。痊愈后,适当用金匮肾气丸调理善后,避免复发或变生它证。(10)化瘀破症汤
药物组成:海藻45g,丹参30g,瓜蒌30g,橘核(打)20g,牛膝20g,山楂20g,赤芍15g,蒲*15g,五灵脂15g,三棱10g,莪术10g,延胡索10g,血竭10g,连翘10g,甲珠10g,桂枝10g,半夏10g,贝母10g,香附10g,青皮10g。
加减:肝郁加柴胡15g,闭经加红花10g,月经过多加地榆炭30g,带下量多加菟丝子20g;病程3年以上者加三棱20g、莪术20g。
主治:子宫肌瘤。
用法用量:水煎服。
说明:本方共治患者例,平均年龄37.3岁,最多服药75包,最少15付,平均治愈率88.1%,无任何副作用。(11)当归芍药散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当归50克,芍药克,茯苓60克,白术60克,泽泻50克,川芎50克。
上药共研细末。每服3克,酒调送下,日服3次,或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养血柔肝,活血化瘀,健脾利水。
方用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川芎活血理气;白术健脾燥湿,并能安胎;茯苓、泽泻渗湿利水以健脾。综观全方,其主要作用为:
①调整子宫及胃肠机能,缓解子宫及胃肠痉挛性疼痛;
②明显的利尿作用;
③降低血脂,并扩张冠状动脉及改善周围血循障碍;
④镇静,降压(引《医方新解》)。
胸胁、少腹胀满疼痛或绵绵作痛、或急痛反复发作、纳差、浮肿、白带多、舌暗、苔腻、脉细弦者。可用于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附件炎、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胎位不正、妊娠中毒、妊娠腹痛、妊娠癫痫、胎萎不长、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妊娠羊水过多、妊娠*疸、习惯性流产以及眩晕、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痢疾、慢性阑尾炎、输尿管结石、前列腺肥大、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肛裂等病症。
临床应用,宜随症灵活。如见先兆流产者,重用芍药,加菟丝子、川断;腰酸者,加牛膝、杜仲、川断;腹胀、纳差者,加广木香、陈皮等。
服用本方,个别病例可现出现轻度荨麻疹、困倦、嗜睡、咽喉干燥、胃脘不适等不良反应,但停药后大多能自行消失。(12)化癥回生丹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大*克,桃仁90克,水蛭60克,虻虫60克,人参克,鳖甲胶克,益母膏克,熟地克,白芍克,当归尾克,川芎60克,苏木90克,公丁香90克,杏仁90克,麝香60克,阿魏60克,干漆60克,两头尖60克,三棱60克,乳香60克,没药60克,姜*60克,肉桂60克,川椒炭60克,藏红花60克,五灵脂60克,降香60克,香附60克,吴茱萸60克,延胡索60克,小茴香炭90克,良姜60克,艾叶炭60克,苏子霜60克,蒲*炭30克。
上药共研细末,用鳖甲胶、益母膏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4—5克。每服1丸,空腹温开水或*酒送下。
活血祛瘀,消癥散结。
本方主要为瘀血内结癥瘕结块之证而设。方用鳖甲、水蛭、麝香、降香等大量破血、活血、行气、软坚、散结之品为主药;合以人参、熟地、当归、白芍等补养气血之品为佐使;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药味甚多,作用广泛,难以一一尽述,但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消癥散结。
腹部结块、妇女经闭、跌仆损伤、瘀滞疼痛、或有青紫瘀斑、肿痛不已。舌有瘀斑者。可用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月经不调、闭经、产后腹痛以及跌打损伤等病症。
若见气血两虚,可配合服用八珍汤等。
孕妇忌服。(13)海藻消癥汤岑观海方
丹参30克,*芪20克,桂枝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香附1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浙贝母12克,山慈菇12克,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活血理气,化痰消癥。
本方为岑氏多年经验方。岑氏认为子宫肌瘤多因脾肾虚弱、气血失调、气机郁阻、血运迟滞、津行不畅,聚而为痰,气、血、痰、瘀相互搏结,经脉闭阻,发而为癥。癥结胞中,邪气愈甚,正气愈伤,虚实夹杂,病程迁延,终成痼疾。故方用丹参、丹皮、赤芍、当归活血祛瘀,通络行滞;海藻、浙贝母、山慈菇、夏枯草化痰散结,软坚消癥;桂枝温通经脉;香附理气和血;*芪、甘草补益中气。本方集活血理气,化痰消癥,扶正祛邪为一方,用于临床,效果突出。
(14)牡丹皮散
宋·陈自明《校注妇人良方》
牡丹皮30克,延胡索30克,当归尾30克,桂心30克,赤芍药60克,牛膝60克,莪术60克,京三棱45克。
上药研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酒各半煎服,日服2次。或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活血化瘀止痛。
本方主治瘀血凝集而成的血瘕证。瘕者,凝聚而扪之有形成块,但推之移动;瘕之成者,血瘀而不流也。欲削其瘕,必以活血祛瘀为法。方中牡丹皮、赤芍、牛膝、肉桂以行瘀结之血;三棱、莪术、当归尾以行血中滞气,行瘀破结;又借酒诸药相合,引药力入血分,通经脉,使气血周流,经脉通畅,瘀血化解,血瘕自会消失。诸药相合,共达活瘀破结,温散消瘕之功。
血瘕,症见心腹间攻冲走注作痛、痛时可以出现硬块、移动而不固定,日久则固定而不移者。可用子宫肌瘤以及一切癥瘕积块之证等病症。灸痞根穴治子宫肌瘤得了子宫肌瘤的女性,一般来说会有这样的症状:
1、子宫逐渐长大,较坚硬,触摸下腹部有肿块,一般无触痛;
2、时感腹痛,月经量多,或带经时间过长,或有带下;
3、腰酸痛,身倦乏力,头晕、心慌、五心烦热;
4舌淡,脉缓而细弱。有三类人群易发子宫肌瘤:
第1类,未育女性提前进入更年期。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时有效保护,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子宫肌瘤就是其中之一。
第2类:性生活失调影响子宫健康。夫妻间正常的性生活刺激,可促进神经内分泌正常进行,使人体激素正常良好地分泌,而长期性生活失调,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导致盆腔慢性充血,诱发子宫肌瘤。
第3类:抑郁女性多发子宫肌瘤。女性自身的抑郁情绪,很容易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且作用加强,有时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同样是子宫肌瘤产生的重要原因。
中医认为此病多半是由于情志失调、忧思过度,引起肝脾不和,导致冲任功能紊乱,气血瘀积,或痰湿凝滞郁久而成积。如果病人久病失血,就会气血双亏,出现体虚病实的病症。
痞根穴解:痞根穴是经外穴。痞,就是痞块的意思,腹内肿大的器官,如肝肿大、脾肿大,都可以叫痞块。这个穴位有治疗肝脾肿大的作用,有如截断痞块根部的作用,故名痞根。针扎或艾灸这个穴位,可以治疗痞块、肝脾肿大、疝痛、腰痛、肠炎、咳逆、胃痉挛、胃炎、胃扩张、肝炎、肝脾肿大、腰肌劳损、肾下垂、子宫肌瘤等病。
寻找痞根穴:痞根穴是经外穴,位置在腰部,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5.5寸(肓门穴外开0.5寸),手在腰部可以摸到。《窦太师秘传》说痞根穴:“背脊中命门穴两旁各四指许。”天枢——消子宫肌瘤效堪夸
天枢穴为足阳明胃经穴,又名“长溪”、“谷门”,为大肠之募穴。《会元针灸学》曰:“天枢者,天是上部之气,枢是枢纽司转输,清气达胃府,上通肺金,转浊气通肠部,故名天枢。”其穴位于脐中旁开2寸,具有升降气机,斡旋上下的功效。
《针灸甲乙经》记录该穴可以治疗“疟振寒热甚狂言”、“大肠胀”等,《玉龙歌》曰:“脾泻之症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差”,说明此穴还是治疗泄泻要穴,《针灸大成》认为此穴还可治疗“食不下,水肿,腹胀,肠鸣,上气冲胸,不能久立”等,历代各家各有补充。
现代主要用来治疗胃肠炎、痢疾、泄泻、便秘等消化道疾病。笔者结合名医的临床经验,发现运用天枢穴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良好的效果。
嘱患者平卧位,在脐中旁开两寸,取天枢穴,常规消毒后,于腹部直刺1.5寸左右,提插捻转,得气使针感向下腹部放射,使气至病所,加强了针刺的刺激量和范围,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本病确切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采取性激素或手术治疗,尚无其他理想疗法。针灸治疗子宫肌瘤的早期报道,见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其后还出现过百例以上大样本的观察,采用火针阿是穴和针刺远道穴结合,有良好疗效。运用天枢穴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很好的效果。
如治孙某某,女,38岁。该患月经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多3年,腰困、腰痛、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曾服中西药疗效不显著。查B超示:子宫体增大,形态不规则,于子宫后壁可见5cm×6cm实质等回声团,边界清晰,边缘规整,确诊为子宫肌瘤,并动员手术切除肿瘤,因患心脏病未予手术。查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拳头大小肿块,质硬,活动范围甚小,轻度压痛。
取天枢穴,嘱患者平卧位,常规消毒后,于腹部直刺1.5寸,提插捻转,得气使针感向下腹部放射。
配穴:中极配归来,三阴交配血海,气海配关元,中极穴、归来穴、血海穴采用泻法(强刺激),三阴交采用平补平泻法(中刺激),气海、关元采用补法(弱刺激),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针刺10次后肿物缩小至鸭蛋大。共针2个疗程,肿物消失,月经恢复正常,针刺后2年、5年追访未再复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