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方法 https://m-mip.39.net/czk/mipso_7375991.html解郁与通脉合用是调理总法。香附具有调和气机、解六郁的功效。六郁是指气郁、湿郁、痰郁、火郁、血郁、食郁六种郁病的合称,首出自《丹溪心法·六郁》。六郁彼此可以互为因果,但是理论上可以大体分为两类:其一与肝有关的,气郁则气不能行血,日久导致血郁;气郁则阳郁化火,日久导致火郁;火郁煎津凝血而致血郁;血郁阴凝而生火郁。其二与脾有关的,食郁则水谷不得正化,日久导致湿郁;湿郁日久炼液成痰,导致痰郁;同理湿郁、痰郁也可导致水谷不得正好而出现食郁。六郁出现又可以致使经脉不通,所以临证中的郁证往往伴随不通的病证,香附可行气,以解气郁为总司,各配伍相应药物解六郁。郁解则必脉通,所以香附有通脉之趋势。
利机体“谷神”,行三焦之气、水,通行十二经脉及八脉气分。
利谷神:所谓“谷神”,A:义为生养。谷神谓生养之神,亦即"道"。"道能生天地养万物,故曰谷神。B:宋?司马光《道德真经论》:"中虚故曰谷,不测故曰神,天地有穷而道无穷,故曰不死。"换句话说,司马光认为谷神是永恒的“道”,而这个“道”的存在状态是“中虚”且动着的。C:谷神,谓身中空窍处有元伸也。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谷神如不死”仇兆鳌祥注。
香附可以解郁,自然就可以疏利机体内在神气向外表达功能的官窍,表现在神志病变中往往治疗多怒、多忧。宣草令人忘忧、合欢令人忘忿,故治疗情志病变时,多郁怒者,香附配伍合欢皮;多暴怒者,香附配伍炒麦芽;多忧寡欢者,香附配伍萱草。
肾气空窍轻灵虚活,血气方可不滞,香附解郁利谷神,故而可调妇人血气诸症,治疗妇人崩漏、月经不调、胎前产后诸病,所以香附又被称作女科之要药。
香附行三焦之气:A、宣上焦,治头目齿耳诸痛,充皮毛。从充皮毛的功效看,如果我们想让药气充达机体的最外表,除了具有发汗力的解表药外,可应用再就是香附了。B、和中焦,解郁所以消饮食,可以阻断饮食消化不利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食积生痰湿、气滞生血郁,故而可治痰饮、积聚、痞满,辅助治疗霍乱吐泻。C、决下焦,治腹胀腹痛、下血、尿血、脚气、腹中客热、肾气膀胱冷。肾气膀胱冷,是足少阴肾命门火郁,不得透达于外所致,其不可温煦足太阳膀胱的病理,病症既有肾阳不足,又有太阳寒水清长的表现。在临证中治疗肾气膀胱冷,温肾加香附是确定治疗方法的思路,而不是单用香附就可以独治。
香附行八脉气分。
脉分血脉、经脉、络脉,是通行气血的通道,血脉中流行的是血液,血为主体,气附丽于血;经脉、络脉,属于经络系统,流行的是肉眼不可见的气血,气为主体,血附丽于气。
八脉虽然功能各自不同,但是总的说来,是气盛于血,香附能通行十二经脉及八脉气分,说明香附通过内服,经过机体代谢转化后能外达经络之脉,专行经脉之气,可以作为针灸治疗方法的有益补充。
桂枝与香附配伍。桂枝行太阳所以行督脉;桂枝色赤,可以通营血而归心,所以行任脉;桂枝宣中有降,于升降中寓含冲和之力,所以行冲脉。故而桂枝与香附配伍可以调和位于机体前、后、中的任督冲三脉。
《本草纲目》香附条下,尤其注意李时珍对香附的发明阐述,其药理应用尤为精妙。
气味:
甘微寒无毒,元素曰“甘苦微寒,气厚于味,阳中之阴,血中之气药也。”时珍曰“辛微苦甘,手足厥阴、手少阳药也,能兼行十二经,入八脉气分,得童子小便、醋、芎藭、苍术良。”
主治
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令人益气长须眉。——別录
治心腹中客热、膀胱间连胁下气妨,常日忧愁不乐,心忪少气。——苏颂
治一切气,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气。——李杲
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胕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时珍
发明
好古曰︰香附治膀胱两胁气妨,心忪少气,是能益气,乃血中之气药也。本草不言治崩漏,而方中用治崩漏,是能益气而止血也。又能逐去瘀血,是推陈也。正如巴豆治大便不通而又止泄泻同意。又云︰香附阳中之阴,血中之气药,凡气郁血气必用之。炒黑能止血治崩漏,此妇人之仙药也。多服亦能走气。
震亨曰︰香附须用童子小便浸过,能总解诸郁,凡血气必用之药,引至气分而生血,此正阴生阳长之义。本草不言补,而方家言于老人有益,意有存焉。盖于行中有补理。天之所以为天者,健而有常也。健运不息,所以生生无穷,即此理尔。今即香中亦用之。
时珍曰: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而能窜,其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乃足厥阴肝、手少阳三焦气分主药,而兼通十二经气分。生,则上行胸膈,外达皮肤;熟则下走肝肾,外彻腰足;炒黑则止血;得童溲浸炒,则入血分而补虚;盐水浸炒,则入血分而润燥;青盐炒,则补肾气;酒浸炒,则行经络;醋浸炒,则消积聚;姜汁炒,则化痰饮。得参术,则补气;得归药,则补血;得木香,则疏滞和中;得檀香,则理气醒脾;得沉香,则升降诸气;得芎藭、苍术,则总解诸郁;得栀子、*连,则能降火热;得茯神,则交济心肾;得茴香、破故纸,则引气归元;得厚朴、半夏,则决壅消胀;得紫苏、葱白,则解散邪气;得三棱、莪术,则消痞积块;得艾叶,则治血气暖子宫,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飞霞子韩懋云:香附能推陈致新,故诸书皆云益气。而俗有耗气之说,宜于女人,不宜于男子者,非也。盖妇人以血用事,气行则无疾。老人精枯血闭,惟气是资。小儿气日充,则形乃日固。大凡病则气滞而馁,故香附于气分为君药,世所罕知。臣以参、芪,佐以甘草,治虚怯甚速也。懋游方外时,悬壶轻斋,治百病*鹤丹,治妇人青囊丸,随宜用引,辄有小效。人索不已,用者当思法外意可也。*鹤丹乃铢衣翁在*鹤楼所授之方,故名。其方用香附一斤,*连半斤,洗晒为末,水糊丸梧子大。假如外感,葱姜汤下;内伤,米饮下;气病,香汤下;血病,酒下;痰病,姜汤下;火病,白汤下,余可类推。青囊丸乃邵应节真人祷母病,感方士所授者。方用香附(略炒)一斤,乌药(略炮)五两三钱,为末,水醋煮面糊为丸,随证用引,如头痛,茶下;痰气,姜汤下;血病,酒下为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