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琦下名老中医经验集电子书 [复制链接]

1#

临证特色

一、治疗阳痿的经验

阳痿是男性常见病,发病率较高,王氏对阳痿诊治颇多研究,疗效显著。

(一)寻求病因 辨病与辨证结合

阳痿既可独立出现,又可因原发性疾病而继发。其病因可涉及精神心理因素、血管病变、

药物因素、神经系、内分泌系、局部炎症以及吸烟、饮酒等多方面,故全面分析成因,系统地结合

辨证和辨病,进行针对性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首要一环。临床所见,若情绪悲伤、忧郁、恐惧、紧

张、初次性生活失败等精神因素所致,则多为精神心理性阳痿,主要表现为肝气郁结不舒,治当

重在调肝、畅达气机。血管性阳痿,多缘于动脉、静脉血管病变引起,常有瘀血证征象,宗王清

任“气血通治,何患不除”之旨,运用活血化瘀之法,或于通络兴阳药中加入活血之品。甲状腺

机能减退等所致内分泌性阳痿,往往病情发展缓慢,可见畏寒、身疲倦怠、少汗等症状,其证多

属命门火衰,治则重在温肾壮阳。至于前列腺及泌尿系感染后局灶炎症所致的阳痿,常以阴囊

潮湿、甚则肿痛、肢体困倦、心烦口苦、小便短赤、苔*腻等为主症,当属肝胆湿热,治在清利湿

热为要。临床中由药物引起的阳痿亦不少见,如西药镇静剂的安定、利眠宁等,抗高血压的胍

乙啶、利血平等,抗溃疡药甲氰咪呱等。若不加分析,但见阳痿则予参附、鹿茸、阳起石等燥烈

之剂,久则火愈盛而水益涸,危害甚多。临床亦有些特殊病例有辨证不及者,王氏曾治一阳痿

病人,久治不愈,后经造影检查,诊断为“阴茎动静脉瘘”,建议手术治疗,可见不是所有阳痿都

是依靠药物获愈的。总之,寻求病因,结合证候,细审病情,始可心中有数,切中肯綮。

(二)注重体质 因人制宜

人之形体有肥瘦、气血有多寡、性格有刚柔、脏腑有强弱、阴阳有厚薄,虽是性功能减退,亦

有着体质的差异。正如《类证治裁》云:“或先天禀弱,或后天食少,亦有湿热下注,宗筋弛纵,而

致阳痿者……伤色欲者须辨水衰,水衰者真阴亏乏……火衰精气虚冷……”。王氏临证治痿与

改善体质同时进行,药物治疗与饮食调养互用,如此常可收到满意效果。如面生痤疮、阴囊潮

湿、舌苔*腻的湿热体质,临床发病较多,治疗常以萆、地龙之属,渗湿清热,同时辅以冬瓜粥

饮食调养;体型肥胖、口中粘腻、目胞微浮、肢体沉重懒动、舌淡体胖大的痰湿体质者,当以茯

苓、苍术、荷叶、蒲*为主药的轻健胶囊(自制)化痰消脂,配以食薏米粥、茯苓饼健脾祛痰;如面

颊红丝赤缕、肤色暗滞或见斑点、舌质紫络隐现的瘀血质者,又当以四物汤通血流,加牛膝、水

蛭活血通络,并宜常食桃仁泥;阴虚体质的阳痿患者,多有烦热、面目潮红、目睛干涩、口燥舌红

少苔,乃由阴不涵阳所致,阳无阴充,阴茎亦可痿而不举,治之可用天门冬、麦门冬、生地、女贞

子、枸杞子等滋阴润燥,平时,可选食银耳羹、虫草炖水鸭、龟肉等,收养阴之功。宁夏王某患阳

第五卷167

####

痿20余年,叠治不效,每日面部烘热、烦躁,王氏嘱日服羚羊散2支(每支05克),2周后不料

亢热诸症得除,且阳痿竟得痊愈。

不同年龄体质特性的阳痿,调治亦有区别。王氏指出:年轻的阳痿患者体质多偏湿热、阴

虚,治当侧重祛湿热或养阴润燥。年高之人性欲减退,阴茎勃起无力,多源于肾气或肾精亏虚,

当滋补肝肾,可用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蛇床子、肉苁蓉、巴戟天;食疗常服何首乌粉、苁蓉泡

茶、虾米海味等。

(三)治重调肝 以疏泄为主

阳痿论治既往多偏重于肾,临床虽有湿热、情志所伤之因,但有人因守前人“命门火衰”之

说,竟施人参、马鞭、海狗肾温阳之品,致使不少患者内火上炎、口干舌燥、鼻衄龈肿,阳痿依然。

王氏在临床中,从调肝、疏肝、泻肝、养肝入手,使不少患者雄风重振,故提出“阳痿从肝论治”的

观点。

阳痿从肝论治,缘由前阴与肝筋关系密切。足厥阴肝经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足

厥阴经上结于阴器,若经脉为病,阴器不用。其次阴茎勃起依赖肝血。《养生方》谓阴茎勃起的

怒、大、坚、热表现是肝血充盈的结果。《素女经》亦谓“玉茎不怒……怒而不大……大而不坚

……坚而不热”乃是肝血不充。肝病又可使性欲淡漠、阴茎勃起无力。王氏临证从调肝活血或

清肝经湿热等着手,基本形成了一系列促进性功能恢复的用药规律。

1肝气郁结案:王某,25岁。身体素壮,已婚3年,初次性生活失败而受女方冷落,肝失疏

泄,阴茎不起,性欲随之低下,女方提出离婚,极度悲观。舌质淡红,脉细弦。证属肝郁不解,宗

筋弛缓。治宜疏肝解郁,四逆散加味:柴胡15克、枳实10克、赤芍20克、蜈蚣2条、露蜂房10

克、九香虫6克、远志10克、白蒺藜20克。服药7剂,性欲明显增强,阴茎勃起2~3分钟,再进

7剂,同房可持续3~5分钟,出现婚后未曾有过的性生活满足。随访半年,性生活协调。

2肝经湿热案:杨某,35岁。婚后一年阳事日衰,举而无力,平时嗜酒,阴囊潮湿,曾服温

肾壮阳药后,口舌生疮、口苦、面生痤疮,脉弦滑,舌苔*腻。此属湿热内盛,流注肝经,宗筋弛

纵。治宜泄肝经湿热,苦味坚阴,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6克、栀子6克、*芩10克、柴胡

10克、生地15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甘草3克、地龙10克,另用羚羊散每日一支(每支

05克)。服药7剂,痤疮、口苦渐消,改用龙胆泻肝丸合汤剂,柴胡10克、白芍10克、枳壳10

克、炙蜈蚣2条、地龙10克、甘草6克。4剂后性机能明显好转,阴茎勃起达10分钟,嘱再进4

剂,以巩固疗效。

3肝血瘀阻案:王某,30岁。自诉两年前腰外伤,嗣后阴茎勃起渐渐无力,并见脱发,舌暗

淡、苔薄*,脉沉弦。乃属瘀阻脉络,治予活血行气祛瘀:柴胡15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赤

芍15克、露蜂房10克、炙蜈蚣2条、川牛膝15克、水蛭6克。服5剂后,晨起及夜间阴茎勃起

而不坚,原方加肉苁蓉15克、丁香3克、紫梢花3克、续进10剂,勃起坚硬,房事持续时间7~8

分钟。一月后来院告之,性交可持续半小时。前后服药15剂,性功能复常。

阴茎痿而不起,起而不大,大则不坚,坚而不久,疏肝、调肝、养肝为治疗要义,可以四逆散、

逍遥散、柴胡疏肝散为主方;或加蜂房、蜈蚣、九香虫通络走窜兴阳之道;或加远志、菖蒲坚壮阳

道;或加肉苁蓉、覆盆子、巴戟天以助持久;或加韭子、乌贼骨、鸡内金以治早泄。

第五卷168

####

(四)不惟药石 兼顾咨询指导

心理障碍是阳痿发病的最常见的因素。王氏论治阳痿时既不纯依赖药石,又非常重视针

对性心理咨询和性行为指导的配合。对精神障碍或性知识缺乏而引起的阳痿患者,注重了解

性欲要求的高低、性交的方式、体位、房事的频度、勃起的程度、持续时间、射精与否、满足感如

何和住房环境等。首先据不同情况进行疏导,排除干扰,创造适宜性生活环境,情绪悠悠舒缓,

即“必先和气,阴茎乃起”。其次不同患者应采用具体的性交体位变换,以寻求适合自身的性交

体位。第三要重视性技巧的改善,提倡性事前夫妻的爱抚,《玉房指要》说“凡御女之道,务欲先

徐徐嬉戏”,性欲感动而兴奋,从而使阳痿患者重新获得性生活的满足和快乐。有关内容在《医

心方》、《广嗣纪要》等书中均有详细记述,一直作为治疗阳痿的有效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二、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经验

(一)用药指导思想为“补肾填精、活血化瘀、兼清湿热”

1补肾填精:肾精亏损是男性不育的主要病机之一。朱丹溪谓“有精虚精弱不能成胎

者”;清·陈士铎《辨证录》对男性不育亦有“精空”、“精少”之论,其治疗原则为“精少者添其精”。

因此,补肾填精是基本大法。临床男性不育属肾阳虚惫、命门火衰者较少,故不宜温肾壮阳火

热之品,久用温热反致阴精耗损。补肾填精具有三方面内涵:

其一,育肾阴以填精:肾阴、肾精互为相依,同为肾的物质基础,故以*精、枸杞、五味子、熟

地等滋阴填精。

其二,益肾气以生精:《内经》明训:“肾气盛,精气溢泻,阴阳和,故有子。”故以菟丝子、紫河

车、淫羊藿等益肾气以生精。

其三,调气血以化精:气血相依,精血同源,故以*参、当归等品使气血充盛则精得化生。

现代研究亦证明不少补肾之品具有三方面的作用:①具有雄性激素及促性腺激素样作用,

而且具有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及调节全身机能作用。②不少补肾药可通

过调节细胞内第二信使物质的活性和动态平衡而达到调整阴阳的目的。③肾虚的实质表现为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卵巢、睾丸等腺体呈退行性病变,而补肾药可改善其功能。

2活血化瘀:男性不育所见之“瘀”可包括“精瘀”、“血瘀”、“冲任之瘀”。所谓“精瘀”是

“精稠”或“精浊”;“血瘀”多见于精索静脉曲张及睾丸损伤;“冲任之瘀”是冲任之脉为运行气血

通调天癸之道,男性精路不通、脉络瘀阻常与冲任之瘀有关。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组织供血和

循环,减少炎症反应及水肿,减少局部炎症的渗出,抑制纤维增生,促进腺组织的软化和缩小,

改善组织缺血、缺氧,使睾丸、前列腺精索静脉丛的血循环改善,生精细胞功能得到重新调节,

促进精子的产生、活力提高。因此在补肾药中配伍活血化瘀药能起到良好作用,可配以丹参、

水蛭等活血化瘀之品。

3清热利湿解毒:男子精子成活率降低与精液的质量密切相关,精囊、前列腺等副性腺炎

症是其常见原因,检查可见精子畸形率高,精液中白细胞、脓细胞增多。近年来发现解脲支原

体感染亦是影响精子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可选用蒲公英、败酱草、车前子等清热、利湿、泄

第五卷169

####

浊、解毒之品,现代药理研究亦证明这些药物对微生物有明显抑制作用。

(二)用药特点为“阴阳并调、补中有通、补中有清”

1阴阳并调:补益肾阳选用淫羊藿、菟丝子等;滋养肾阴、填补精髓选用*精、枸杞子、熟

地*等,使阳得阴助,阴得阳化而生化无穷。再则奇经空虚常为精少,淫羊藿、紫河车等皆为填

补奇经之品。阴阳并调符合中医“精气溢泻,阴阳和,故有子”的理论。

2补中有通:精血喜动恶滞,若瘀滞不通或阻塞积聚则可引起精液异常或生精障碍,研究

表明,精索静脉曲张等血瘀证在男性不育中广泛存在,表现为血液流变学改变及生殖系统供血

不良,故于补肾中寓于通瘀,可增强疗效。

3补中有清:湿浊壅塞、精道不畅是男性不育的常见病理机制。临床所见,慢性前列腺

炎、精囊炎、附睾炎等引起不育,精液内有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等,应用蒲公英、败酱草等清

热利湿解毒之品,可提高精子数量和质量。

另外,在应用中医理论指导用药的同时,可吸收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用药。男

性不育症患者精浆中锌、锰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精、枸杞子含锌较高,淫羊藿含锰较高,临

床常配伍应用。蛇床子动物试验表明,本品有类似性激素样作用,能使正常小白鼠延长交尾

期,去势的小白鼠出现交尾期;淫羊藿能兴奋性机能,主要是使精液分泌亢进,精囊充满后刺激

感觉神经间接兴奋而起。蜂房有类似性激素样作用,促进性腺、性器官发育,有助精子生成。

川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当归有抗维生素缺乏症的作用,而维生素E与生育有密切关系。

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itisCP)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前列腺解

剖位置特殊,前列腺导管呈直角或斜行进入尿道,不利于腺体引流,而易于尿道病原微生物进

入腺体;前列腺上皮的脂膜存在,抗菌药物不易从血浆弥散入前列腺腺泡;前列腺病灶周围易

纤维化,影响抗菌药物向病灶扩散,故至今尚未有一种抗生素能对CP产生满意的疗效。


  (一)病机三论

1热毒蕴结论:根据CP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小便*、尿道有灼热感及排尿困难等尿

路症状,既往中医临床一般多认为其病因特点是湿热为病,膀胱湿热下注所致,属中医“淋证”

范畴,治以清热利尿通淋,其疗效并不满意。根据现代医学“前列腺导管与尿道、射精管所出之

道不同”以及“CP并不一定合并有尿路感染”等认识,王氏认为CP病因不同于湿热下注膀胱,

使用清热利尿通淋之品并不能使前列腺湿去热除,而是热毒之邪蕴结于前列腺,治疗应选用清

热解毒之品,如*柏、虎杖、蒲公英、败酱草、红藤、苦参之类。

2瘀血论:随着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及观点的引入,中医对CP病因病机的认识亦不断深

入。大量临床实践表明,CP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前列腺指检亦常变硬或有结节、会阴部常出

现刺痛的瘀血征候;结合现代医学关于慢性炎症刺激,CP易出现纤维化病变的认识,应用活血

化瘀中药确能提高疗效,从而认为“瘀血郁阻”是CP的主要病机之一。

3瘀浊阻滞论:为深入探讨CP的病因病机,我们对310例CP患者从宏观症状、体征和

第五卷170

####

前列腺液(EPS)微观角度进行调研,认为“湿热———瘀浊阻滞”为其主要病机之一。湿热易导

致“浊”的病理反应,出现各种秽浊症状,如尿道滴白占1936%。湿热为病,湿性缠绵,故CP

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病程2年以上者占6032%。病程日久,血脉运行不畅而变

生瘀血表现,出现疼痛或不适症状和前列腺压痛、变硬、结节等异常体征,疼痛不适症状出现频

率为6226%,前列腺指诊异常率6055%,说明CP易出现瘀的病理改变。CP的EPS镜检调研

表明,白细胞易出现成堆现象(包括大量成堆、成堆、小堆),构成比为5420%,说明前列腺导

管因炎症刺激、纤维变性而导管狭窄,导管排泄不畅,秽浊之物难以排出。

据上所述,结合现代医学关于“成人的前列腺呈持续活动状态,每日分泌05~2ml液体,

这些液体由导管输送,经精阜两侧的开口进入尿道”的认识,CP的治疗应在清热解毒杀灭病原

微生物及活血化瘀改善前列腺供血环境的基础上,依据中医“腑以通为用”的治疗思路,选用排

浊之品,如浙贝、天花粉、石菖蒲、薏苡仁、冬瓜仁等,促使秽浊的炎性分泌物排出,保证前列腺

导管排浊通畅而加速CP炎性病灶的愈合。


  (二)分期论治

王氏在临床实践中发现,CP症状的出现已不是发病初期,而多为初中期。大部分患者(初

中期)既出现热证,如尿道口滴白、小便灼热、口干口苦、阴部潮湿、烦热汗出、便结等,又出现湿

遏阳气之寒证,如睾丸怕冷、小腹怕凉、脚心发凉等,呈寒热夹杂证;部分患者病情发展到后期

(相对初中期而言),则以疼痛不适、精神抑郁为主要表现,呈瘀浊互结证,小便滴白现象偶见或

消失。血运不畅,血瘀气滞,故见疼痛或不适、精神抑郁表现;湿浊内阻,则滴白现象偶见或消

失。

现代医学从病理学角度解释了CP尿道口滴白现象。炎症细胞浸润期(相当于初中期)炎

性分泌物较多,故出现滴白现象;纤维增生、变性期(相当于后期)前列腺导管狭窄,炎性分泌物

淤积难出,故尿道口偶见滴白,严重者,前列腺按摩,EPS亦难出。

基于上述认识,王氏提出CP的分期论治治疗思路。初中期治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祛瘀

排浊,佐以温阳散寒之品,防湿遏伤阳;后期治以祛瘀排浊为主,辅以清热解毒,佐以温通之品,

以助血行。初中期以当归贝母苦参丸、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少量附子可温振阳气;后期以桂

枝茯苓丸加减,桂枝为温通之圣品。当归贝母苦参丸源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

二十》“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方后注曰“男子加滑石半两”,说明该

方男子小便病变亦可用之;薏苡附子败酱散源于《金匮要略·疮疡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

八》,是寒热夹杂证之经典方;桂枝茯苓丸源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用于

妇人宿症病,后期前列腺纤维增生变性,用之可谓切中病机。当归贝母苦参丸、薏苡附子败酱

散、桂枝茯苓丸治疗CP,是王氏多年来研究、运用经方的实践结果,临床验证疗效确切。


  (三)小结

综上所述,王氏对CP的治疗思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CP的基本原理:症状的发生有其内在的病理变化,治疗过程中需抓住CP基本病

理这一主要矛盾,即前列腺组织有炎性细胞浸润和腺叶中纤维组织增生。

2分期论治与辨证治疗相结合:CP的病理变化发展到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

第五卷171

####

但由于CP的症状繁杂而无特异性,因此治疗过程中需分期论治与辨证治疗相结合,针对体

质、并发症等辨证加减,以加强治疗的针对性。

3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使中医的传统“四诊”触角延伸到微观世

界,因而辨证需把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以探讨前列腺各种实验检测指标的临床辨证意义。

4忌一味苦寒清热解毒:清热解毒是治疗CP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需防止苦寒助湿伤阳。

临床上可用桂枝茯苓丸、薏苡附子败酱散及乌药配*柏等。

四、治疗血尿的经验


  (一)审证求因,强调热瘀为患

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是临床常见病症,以小便中混有血液或血块为特征。本

病既可单独出现,而不伴任何症状,也可兼见腰腹疼痛、尿路刺激征、浮肿或一些全身症状。发

病原因,多由外感六淫之邪,传经于腑;或素体阳盛,情志内伤等,致心、小肠、肝等脏腑之火热

下迫;或素体阴虚,热病津伤,劳损肾精,阴虚火旺,皆可致热客下焦,结于肾与膀胱,损伤血脉,

血溢于外而成血尿。热邪稽留,阴络损伤,血溢脉外,或因热伤气阴,血运不畅,则瘀血遂生。

因此,本病病位在肾与膀胱,病因病理有热、瘀二端。热为主因主证,瘀为后果兼症,而瘀热互

结,深入血络,致络脉瘀滞,是血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主要病理。


  (二)临床辨治,当分虚、实两类

王氏认为血尿的临床分类不宜过繁,主张分实热和虚热两类施治。凡由感受外邪,热结膀

胱,火毒迫血,或因情志所伤,心肝火旺,移热下焦,迫血妄行致血尿者,属实证。辨证要点为:

起病急,血尿色鲜红,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舌苔*或*腻,脉弦数或滑数;伴见腰痛、小腹胀痛、

肾区叩痛等。因素体阴虚,相火旺盛,或热病之后,余热久羁,耗伤气阴,火灼血络所致血尿者,

属虚证。辨证要点为:病程日久,血尿色淡红,除血尿外兼见腰膝酸软,舌红口干,五心烦热,脉

细数或细弱,亦可表现为长期低热兼镜下血尿者。然无论虚、实均可兼瘀,症见面色晦黯,腰

痛,痛处固定,舌紫黯尖边有瘀点,舌下静脉紫黯等,尤其对病程较久,血尿时作时休,用诸法治

疗无效,更应考虑有瘀血存在。


  (三)清热为主,兼顾祛瘀通络

血尿的治疗,应辨症与辨证相结合,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次虚实,总以清、化为要。实热

血尿治当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方用五草汤(鱼腥草、茜草、益母草、白花蛇舌草、车前草)、柴芩

二丁汤(柴胡、*芩、蒲公英、紫花地丁、半枝莲)。前者功在清热解毒,利水通淋,兼化瘀止血,

适于血淋、热淋及血尿反复发作证属实热者;后者则解表泻热,利水通淋止血,适于血尿兼有寒

热表证者。该两首方剂皆为王氏临证经验效方,单用或合用对急性尿道炎,膀胱炎,急、慢性肾

盂肾炎等所致血尿,疗效甚佳,能较快控制血尿,消除尿路刺激症状。虚热血尿治宜滋阴清热,

凉血止血,方用猪苓汤化裁。在上述分型施治的基础上,据症酌配化瘀止血之品,常用茜草、益

母草、熟大*、炮穿山甲、三七粉、琥珀粉等,茜草能清、能化、能止,止血而无留瘀之弊,凡治血

第五卷172

####

尿必不可少;炮穿山甲软坚散结,对血尿有效;琥珀擅治血淋,三七止血功良,皆为化瘀止血之

佳品,常研末随药冲服,对结石血尿尤效;此外,临证常用的加减法,如症见颜面、肢体浮肿,加

白茅根、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皮,或用白茅根煎汤代水煎服;热炽盛者,加木贼草、山栀子,并用

人工牛*随药冲服;结石血尿者,加鸡内金;结核血尿者,加百部;肿瘤血尿,加仙鹤草;过敏性

或肾小球性肾病血尿,加蝉蜕、乌梅、防风;病损及脾者,加*芪、炒白术;伤阴明显,加女贞子、

旱莲草等。


  (四)典型病例

杨某某,男,28岁,工人,1995年4月20日初诊。间歇性血尿10年。于1985年、1988年两

次感冒发烧后出现肉眼全程血尿,排尿畅,无尿频、尿急、腰痛等症,医院尿常规检查

示WBC0~15/HP,RBC(++)~(++++)/HP,PRO(+)~(++),但肝肾功能、肾脏B超、

肾血流图、IVP、中段尿培养等检查均无异常,拟诊为慢性肾炎、怀疑IgA肾病(未经肾脏穿刺确

诊),给予青霉素、潘生丁、安络血、VitB、复方路通等西药及中药汤剂治疗,血尿始终未消失,病

情时轻时重,镜检尿BLD(++)~(+++),PRO(+)~(++),感冒、劳累后则见肉眼血尿。

刻诊:形体消瘦,颜面肢体无浮肿,无贫血貌,腰酸痛,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BP

133/80kPa,肾区无叩痛。尿常规:BLD(+++),PRO(++),颗粒管型偶见,WBC0~1/HP,

既往无结核病史,无过敏史,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从虚热论治,宜清热凉血,益气滋阴,化瘀止

血,方用猪苓汤加味。处方:猪苓、茯苓、滑石、泽泻、白术、防风、乌梅、阿胶(烊化)各10克,*

芪、白茅根、茜草各15克,蝉蜕6克,人工牛*(冲服)2克。14剂,水煎服,日1剂。服药后精

神转佳,尿检BLD(+),PRO(+)仍觉腰酸痛,上方加鸡内金、续断各15克,再进7剂症状消失,

尿检阴性,改六味地*丸巩固治疗1月,未复发。

名案评析

一、阳痿案


  (一)肝气不舒案

张某,男,35岁,干部。婚后1年余,自觉性功能有所减退,阴茎举而不坚,甚则痿软,难以

交媾2月。患者身体素壮,无慢性疾患,1年前结婚,长其妻12岁,曾因要求房事遭拒,遂郁郁

不舒,渐失同房兴致,自觉勃起差,2月来虽有多次同房,但觉无强烈欲望,阳具虽能勃起,但痿

软早,不能完成房事过程,伴见胸闷不舒,太息频作,舌质红、苔薄,脉弦。证属:肝气闷郁,气机

不畅,阳事不兴。治以疏肝理气。四逆散加减:柴胡12克、白芍10克、枳壳12克、当归10克、

白蒺藜24克、路路通6克、蜈蚣1条、砂仁3克、*柏6克。另配合心理疏导,服药4剂后同房

时阳具勃起无恙,7剂后同房阳具举而坚,尽兴而愈。

第五卷173

####


  [评析]王氏认为阳痿多与情志有关,因此临证治疗时,应详问病史,了解病情特征。应以

心理和药物配合治疗,医生须对病人关心、同情、鼓励,使病人消除思想上的障碍,树立信心,正

确对待疾病。本例乃因病人情志不遂,气机不畅,抑郁伤肝,以致肝气郁结,治应疏肝解郁,不

宜香燥太过伤气,而应理气不伤阴液,重在调理肝气治痿,可“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至和平”。

疏肝理气用四逆散、逍遥散加减。方中柴胡升阳而疏肝,顺其条达之势,发其郁遏之气;当归、

白芍养血柔肝;路路通、白蒺藜、蜈蚣入肝,善行走窜通络,解除挛缩;砂仁理气醒脾,以健脾胃,

有治痿独取阳明之意。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条达气机之功。气机畅达,气血充盈,血脉通

畅使宗筋得以濡养,则阴茎举而坚。


  (二)肝肾不足案

刘某,男,24岁,工人。婚龄1年,婚前有频繁手淫史,婚后觉性功能差,举而不坚,性交只

能持续1分钟。半年来阴茎完全不能自主勃起,夜间及清晨偶有勃起。诊见:腰膝酸软,头昏

耳鸣,失眠多梦,偶有遗精,舌红少苔,脉虚弱无力。证属肾精亏虚,水不涵木。方用六味地*

丸合一贯煎:大熟地12克、淮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云苓10克、枸杞子12克、川楝子6克、

仙灵脾15克、露蜂房10克,药服7剂,已能勃起,但性交时仍很快射精,上方加刺猥皮10克、

金樱子10克、芡实10克,再进14剂,阳痿基本痊愈。

[评析]该例多因房劳过度,耗伤肾精,精不生血或思虑过度,肝血暗耗,血不化精,肝肾亏

虚。治宜肝肾双补,使精血互生,宗筋得以滋养,则阳痿自愈。


  (三)毒致痿案

王某,男,28岁,建筑工人,1997年6月3日初诊。阴茎不能勃起2年。医院

服用中药数百剂无效。患者24岁结婚,1994年因精神病,服用多虑平、氟氮嗪、泰尔登、佳静

安定等多种抗精神病药,阴茎渐不能勃起,1995年离婚。家族有精神病史。现精神症状基本

控制(仍服用抗精神病药),阴茎不能勃起,寐差,大便秘结,小便可。舌质淡红,苔*,脉弦滑。

体查:外生殖器正常。中医诊断:阳痿(肝郁血瘀,热毒内蕴)。西医诊断:药物性阳痿。治法:

疏肝活血,解毒安神。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5克、香附10克、枳壳10克、赤芍10克、

川芎10克、生甘草6克、茯苓10克、远志10克、白蒺藜30克、磁石20克、羚羊角粉(冲服)03

克。

二诊(1997年6月10日):服上方7剂,患者有性意识则阴茎能勃起,但勃起不坚,寐不佳,

大便仍干,4~5天1次,舌质淡红,苔*,脉弦滑。续以前方,加石菖蒲10克、肉苁蓉30克、决

明子15克。

三诊(1997年6月17日):服上方7剂,患者阴茎勃起正常,大便2~3天1次,寐不佳。舌

质淡红,苔薄*,脉弦。拟用前方加减:柴胡10克、枳壳10克、赤芍10克、炙甘草6克、香附10

克、川芎10克、远志10克、茯苓10克、白蒺藜30克、石菖蒲10克、酸枣仁15克、丹皮6克、桃

仁10克。

四诊(1997年6月26日):服上方7剂,患者阴茎勃起正常,大便2天1次,仍诉寐不佳。

舌质淡红,苔薄*,脉弦。拟交泰丸加味:川连6克、肉桂3克、延胡索10克、法半夏10克、蝉

衣30克、琥珀粉(冲服)3克。

第五卷174

####


  [评析]本案以阳痿为主症,病史2年。阳痿有功能性和器质性之分,医多从惊恐伤肾、命

门火衰、气血亏虚、肝郁气滞分证。王氏认为,药毒所致者论述较少,主要是药石所致。现代医

学认为,抗高血压类、抗精神病类、抗雄激素类药物,可影响性欲。本案即为抗精神病类药物所

致。抗精神病类药物可抑制雄激素对大脑的性兴奋刺激作用。中医辨证为肝郁血瘀,热毒内

蕴。用柴胡疏肝散疏肝活血,加白蒺藜、茯苓、远志、磁石安神定志,羚羊角粉凉血解毒。二诊,

患者阴茎有性意识则阴茎勃起,大便干结,寐不佳。王氏认为久病耗伤精血,故大便干结。加

肉苁蓉、决明子,补肾阴、清肝热,通便,石菖蒲醒神开窍,振奋性神经。三诊,患者阴茎勃起正

常,大便有改善,寐不佳。王氏在前方基础上,去肉苁蓉、决明子,加桃仁、丹皮以通瘀,以改善

阴茎供血环境。四诊,患者阴茎勃起正常,仍夜寐欠佳,乃加延胡索、法半夏、蝉衣、琥珀粉四

味,安神镇静而获效机。

二、遗精案

王某,男,24岁,工人,1997年6月10日初诊。遗精5年,2~3天遗精1次,严重时1天1

次。曾在山西、医院就诊,诊断为无菌性前列腺炎,服用多种抗生素及中药无效。

现遗精1天1次,梦交,头痛,头晕,耳鸣,眼干涩,视物模糊,手足心热,腰酸,寐差,睾丸、会阴

部不适,阴部潮湿,无尿频、尿急、尿痛,大便可。舌质淡,苔薄白,脉诊稍涩。男科专科体查:外

阴发育正常,睾丸、附睾、输精管正常,无精索静脉曲张,前列腺指诊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前列

腺液示卵磷脂小体++,白细胞4~6个/HP。中医诊断:遗精(虚火上炎,心肾不交)。西医诊

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治法:清火滋阴,交通心肾。处方:三才封髓丹加味:*参15克、天冬

10克、生地15克、砂仁3克、*柏10克、生甘草3克、知母10克、蝉衣10克、生龙骨20克、生牡

蛎20克。

二诊(1997年6月24日):服上方7剂,患者1周遗精3次,梦交,头痛、头晕、耳鸣明显减

轻,眼不干涩,视物不模糊,手足心热好转。睾丸、会阴部无不适,仍感腰酸,寐差,阴部潮湿。

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续以前方,加*连3克、莲子芯3克。

三诊(1997年7月8日):服上方14剂,患者近1周未见遗精,亦不梦交;稍感腰酸,寐欠

安,其余诸症皆失,精神愉快。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拟方用三才封髓丹合妙香散继图进

步:天冬5克、生地15克、太子参15克、砂仁3克、*柏10克、山药15克、生*芪15克、当归10

克、远志10克、茯苓10克、生山楂20克、百合15克。

[评析]本案以遗精为主症,病史5年。王氏认为,遗精是未婚青年男性一种生理现象,“满

则溢”,西医无此病名。但本案遗精频繁,甚则1天1次,不能谓之正常。前列腺炎可致遗精,

但遗精并非皆为炎症所致。本案王氏从心肾着手,治以三才封髓丹加味,三诊共服药24剂,遗

精及诸症获愈。三才封髓丹出自《医学发明》,是治遗精名方,也是王氏常用方。王氏常言,古

人的名方是经历实践检验的,要继承,但不要墨守成规。青少年相火偏旺,治遗精应着重一

“清”字,辅以“镇”字,不能专用固涩之品。是以一诊加用知母清相火,蝉衣、生龙牡镇静止遗。

蝉衣一药,不唯疏内清热,其镇静作用显著,如临床治耳鸣、止痉皆用之。二诊王氏仍在“清”字

作文章,加用*连、莲子芯清心火,遗精1周未作。三诊王氏合妙香散补气养血,安神镇静。

第五卷175

####

三、尿频案

*某某,男,26岁,销售员,1997年6月3日初诊。尿频半年,1日10余次。曾在北京市多

家医院就诊,症不减。有时不受控制,颇以为苦。1996年10月因顶枕部脑血管畸形行玛刀

手术。现尿频,1日10余次,夜尿2次,无尿急、尿痛及尿滴白现象,头昏沉,耳鸣,心烦意乱,寐

差,大便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涩。男科专科查体:外生殖器正常。中医诊断:尿频(肝胆

失调,心神浮越)。西医诊断:神经性尿频。治法:调和肝胆,镇心安神。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

汤加减:柴胡15克、法半夏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蝉衣10克、生龙骨20

克、生牡蛎20克、灵磁石15克、酸枣仁15克。

二诊(1997年6月10日):服上方7剂,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续以前方,加益智仁10克、乌药10克、石斛10克。

三诊(1997年6月17日):服上方7剂,患者尿频症状消失,头不昏,耳鸣明显缓解,寐佳,

夜尿1次,尿后复寐。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继用上方7剂,巩固疗效。

2周后,患者来诊室告知王氏,尿频症状痊愈。

[评析]本案以尿频为主,病史半年。王氏认为,尿频一症,可独立存在,亦可见于多种疾病

中。神经性尿频为肝胆失调,心神浮越所致。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方中柴胡、法半夏、白

芍、甘草调和肝胆,桂枝、蝉衣、龙骨、牡蛎、灵磁石、酸枣仁镇静安神。桂枝通心阳,王氏用之取

其镇静之功,谓曰:《伤寒杂病论》桂枝甘草汤、桂枝加桂汤治心悸、奔豚,皆取其镇静之效。临

床治病,贵在守方。二诊,患者症状改善不显,王氏守方加缩泉丸(益智仁、乌药、山药),山药换

石斛,补肺阴,鼓肾气,肺肾同治。三诊时,患者尿频痊愈。

四、血精案

程某,男,53岁,农民,1993年11月4日初诊。诉房事射精呈血红色2年,加重1年。常因

劳累后症状明显。伴见心烦易怒,口苦时作,小便时有淋沥不尽,舌红苔*,脉弦。证属肝经湿

热,下扰精室,血络受损之血精证,治宜疏肝泄热,化瘀止血,用龙胆泻肝汤加味治之:龙胆草5

克、栀子10克、*芩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0克、泽泻10克、当归10克、茜草10

克、紫草10克、三七粉3克(冲服)。每日1剂,连服7剂。11月12日复诊,诉血精已未见,心

烦易怒等症明显好转,继守前方再进6剂。11月19日三诊,患者自述诸症尽消,诊后嘱改服六

味地*丸半月,以资巩固。

[评析]血精是指射精时有血液排出;或时有血性精液外溢的一种较难治的男科病症。对

血精的病机多从湿热、瘀阻、虚火立论。王氏指出,出血之症多因于火,血精之症多因下焦湿

热、瘀热互结及阴虚火旺等损伤精室血络所致。其论治原则,阳盛伤络者以清热凉血为主;阴

虚内热者以滋阴降火为要;瘀热内扰者,以祛瘀与清热并举。血精的证候表现,初期以湿热毒

邪的实证多见,病久则一方面累及于肾,致使肾阴亏虚,另一方面则出现久病入络,败血瘀滞内

结,致使血精缠绵难愈。对顽固性血精的治疗,王氏认为除针对其主要病因外,对任何型均宜

选加滋阴药与活血祛瘀药。由于精室位于下焦,肝之络脉环绕阴器,精液归精室所藏,由阴茎

第五卷176

####

窍道排出。若肝经湿热,循经下注,热血蕴结于下焦,扰动精室,损伤血络,迫血妄行,则血随精

出,发为血精之病。对肝经湿热之血精除善于把握湿热病邪之主因外,对病机过程中出现的溢

出脉外之瘀血也十分注重调治。治疗时常选用龙胆泻肝汤清肝胆之火泻下焦湿热的同时,常

加四乌骨一茹丸并三七粉化瘀止血,助当归祛瘀生新。诸药合用,湿热得清,瘀血得消,郁

火得散。

五、精液不液化案

张某,男,28岁,工人,1995年5月3日初诊。婚后5年未育,女方妇检正常,未避孕。性生

活正常。曾在山东、医院就诊,多次精液常规检查提示精液2~4小时不液化,诊

为男性不育(精液不液化症),先后用中药、VitC、硫酸锌口服,并肌注透明质酸酶等治疗未效,

故慕名求诊于王氏。患者既往体健,喜食辛辣,性生活2次/周,射精不畅,偶有射精痛,阴囊湿

粘,伴乏力,头身困重,小便*而气臊,大便不爽,舌暗红,苔*而腻,脉滑数。体检:外阴发育正

常,睾丸、附睾、精索无异常。精液检查:精液量02ml,pH:82,粘稠度Ⅲ度,2小时液化,液化

率033,精子计数26×10

/ml,活率32%,活动力:Ⅲ度8%,Ⅱ度17%,Ⅰ度24%,0度51%,畸

形10%。EPS检查:pH值:70,卵磷脂小体(++),WBC0~8/HP,精浆AsAb(-),精液支原体

检测(-)。精浆酸性磷酸酶461u/ml,淀粉酶824u/L,果糖231u/L。西医诊断:男性不育(不

液化症);中医辨证:湿热痰浊互结。治以:清热化湿,消痰祛浊。以二妙散为基础方加味:苍术

10克、*柏10克、浙贝母10克、白芥子6克、麦芽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2克、山楂10克。

15剂,水煎服,日服1剂。5月15日二诊:服药后,同房时射精畅利无痛,阴囊湿粘、乏力、头身

困重等症明显减轻,大便调,尿淡*,舌暗红,苔薄*稍腻,脉滑。复查精液:精液量20ml,pH

值80,粘稠度Ⅱ度,液化时间54分钟,1小时液化率047,精子计数8×10

/ml,活率45%,活

动力:Ⅲ度17%,Ⅱ度29%,Ⅰ度38%,0度为16%,畸形9%,WBC0~1/HP。继服上方30剂,

复诊自觉症状消失,无何不适,舌脉无异常。精液常规:量2ml,pH值74,粘稠度<Ⅰ度,液化

时间20分钟,1小时液化率094,计数31×10

/ml,活率74%,活动力:Ⅲ度42%,Ⅱ度37%,Ⅰ

度15%,0度为6%。畸形9%,WBC(-)。2个月后来诉其妻怀孕。

[评析]王氏认为,精液不液化症的治疗,不宜分型过繁,其病机可概括为“湿热痰浊”,从而

确立清热化湿,消痰祛浊为治疗大法。临证时根据湿热、痰浊轻重主次遣方用药。方中苍术苦

温燥湿,*柏苦寒燥湿清热,二药合用清热、燥湿、解毒;浙贝解郁散结,清热化痰;白芥子“消痰

癖”,能去皮里膜外之痰,佐麦芽健中运脾,茯苓淡渗益脾,以充化源;车前子甘寒滑利,性善降

泄,功在祛湿清热化痰,尚能通启精窍,三味配合以治痰湿之本。尤巧在山楂与麦芽相伍,取酸

甘化阴之意,借以酸化血液,以降低精液pH值,与西医用VitC治疗本症有异曲同工之妙。况

且山楂尚能“行结气,消瘀血”,协同贝母开郁结、白芥子辛窜通络,从而改善前列腺微循环,促

进腺管分泌物排泄通畅,利于腺体功能恢复。全方寒温同用,滋清并重,攻补兼施。“攻”即清

热、化湿、消痰、祛浊、散结、化瘀;“补”即益阴生津,顾护中土,从而体现了“治病求本”之法则。

第五卷177

####

六、男性不育案

肖某,26岁,干部,1990年10月23日初诊。患者诉结婚两年半女方未孕,女方经系统检

查未发现异常或有碍受孕因素,夫妇婚后均未采取避孕措施,妇科建议男方进行检查。患者全

身无明显不适症状,时感左侧睾丸坠痛,遇冷加重,性情急躁易怒,阴囊处潮湿,无尿频、尿急、

尿痛、尿浊,无腰酸腰痛及会阴部不适,性功能及性生活正常。舌红苔白,脉弦。外科检查发现

左侧精索静脉曲张Ⅱ度,外生殖器、睾丸、附睾未见异常。精液常规示:精液量2ml,乳白色,立

即液化,pH值7,精子计数1800万/ml,活率20%,活力Ⅲ级3%、Ⅱ级6%,畸形率25%,白细胞

计数0~1个/HP。中医诊断:男性不育(弱精子症、少精子症),辨证:肾虚伴瘀血阻络;西医诊

断:精索静脉曲张合并不育症。治则补肾活血,通络利湿。药用何首乌15克、五味子15克、菟

丝子10克、枸杞子15克、丹参15克、益母草12克、蒲公英20克、肉苁蓉20克、牡蛎15克、仙

灵脾15克、川断15克、熟地15克、车前子10克、路路通15克、生蒲*10克。水煎服,日1剂,

早晚分服。

1990年11月24日二诊:诉服药一月后睾丸坠痛减轻,阴囊仍潮湿,舌脉如前。精液检查

结果:量25ml,色乳白,液化良好,计数2500万/ml,活率25%,精子活力Ⅲ级5%、Ⅱ级10%、

Ⅰ级30%、0级55%,畸形率15%,白细胞1~2个/HP。

1990年12月18日三诊:诉睾丸已无坠痛,阴部潮湿亦好转,舌脉正常。精液检查示:量

2ml,色灰白,液化正常,pH74,计数4000万/ml,活率40%,活力Ⅲ级15%、Ⅱ级20%、Ⅰ级

45%、0级20%,畸形率10%,白细胞2个/HP。

1991年1月30日四诊:诉无不适症状,查舌脉均正常,精索精脉曲张仍左侧Ⅱ度,精液常

规示:3ml,乳白色,pH值76,液化良好,计数6400万/ml,活率60%,活力Ⅲ级26%、Ⅱ级30%、

Ⅰ级44%、0级0%,畸形率10%,白细胞0~1个/HP。

1991年9月13日,患者来门诊告知其妻怀孕。

[评析]传统中医学认为,男性不育的发生发展存在多种多样的原因,既有内部因素,又有

外界影响,先天因素亦不容忽视。王氏提出:精液异常不育的病理机制为肾虚、血瘀、湿热或三

者交织夹杂。提出“肾虚夹湿热瘀毒”为男性不育主要病机,并因此立出补肾填精、活血通络、

清利湿热解毒之大法。据此而定基本方,方中何首乌涩精、坚肾气;五味子补不足,强阴,益男

子精;枸杞子补益精气,强盛阴茎;丹参主寒热积聚,破积除瘕;肉苁蓉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

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蒲公英为通淋妙品。诸药合用,共奏补肾益精,活血祛瘀,清热解毒,

疏利湿热之功效。

七、心悸案

赵某,女,22岁。患者14岁时即患“病毒性心肌炎合并频发性室性早搏”,经抗病毒治疗

后心肌炎治愈,但遗留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8年来每于感冒、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则出现阵发

性心悸、气短等不适,早搏每分钟可达数十次。心电图示频发性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在

外院给予心律平长期维持用药,一旦停药则心悸等症状加重。近半个月来患者因考试复习紧

第五卷178

####

张又反复出现心悸气短、自汗,并伴有神疲乏力、失眠多梦等,服用心律平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经人介绍来王氏处就诊,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结代,重按无力,心电图检查同前。予服经验

方平冲饮,药用:川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龙骨15克(先煎)、牡蛎15克(先煎)、紫石英15克

(先煎)、磁石15克(先煎)、*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酸枣仁15克、川*连10克、蝉

衣10克、玄胡索10克,6剂,水煎服,并嘱其停用心律平。患者服用4剂即来诉症状明显改善,

早搏次数亦显著减少。24小时动态心电图查示:偶发室性早搏,并且未出现停用心律平后的

反跳现象,又嘱继服30剂以巩固疗效,随访2年来未见复发。

[评析]快速型心律失常与中医“心悸”、“怔忡”相关,心脏的正常搏动节律赖于心气之推

动、心阳之温煦、心阴之滋养。心阳不振,相火失位,虚阳浮越,冲气上冒,则致心神不宁,表现

为心悸脉数。阳气不足,气不化精,则心阴亦亏,阴虚火旺上扰心神更加重心悸。故王氏认为

本病的主要病机在于心阳浮越兼气阴两虚,治当以温通心阳,镇心安神为主,辅以养心护脉。

方中重用桂枝强心定悸,和营通阳;炙甘草又能养营补阴,温通经脉;龙牡重镇潜阳,安神定志;

紫石英补心气,安惊悸,定魂魄,与磁石共同加强重镇降逆,平抑心气之效;酸枣仁、五味子既能

收敛浮越之气,又能敛汗止汗;*连清心降火,与桂枝配伍有温凉相济,交通心肾之意。玄胡、

蝉衣调畅气机,宣通阻遏之心阳。全方温清消补配合,药性平和,温阳不忘滋阴,重降佐以宣

通,使阴平阳秘从而共奏定悸平冲之效。

八、奔豚气案

孙某,女,71岁。1991年起出现腹部动悸,似有气在脘腹部窜动不止,发作时需用木棍顶

在腹部方可缓解,每次发作短则2小时,长则可达5小时,受恐吓、刺激后症状加重。每月可发

作6次左右,每次发作在吐涎后,全身发热自行缓解,浑身乏力,精疲力尽,可自睡数小时,尿

频、尿量多,手足冷,舌质淡,苔薄,脉沉细。医院诊治,经中西药治疗无效,腹部B超

检查无异常,仅提示胆结石。外院诊为胃肠神经官能症,对症治疗。经人介绍从山西来京,求

治于王氏处。王氏以仲景桂枝加桂汤和柴胡疏肝散加减:桂枝15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

红枣10枚、柴胡10克、枳壳10克、炙甘草6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水煎服,10剂。10天后

二诊,诉腹部动悸明显好转,仅发作一次,且时间短暂,尿频、乏力、手足冷等症状亦明显好转。

原方加减:桂枝15克、白芍10克,枳壳10克、生姜10克、红枣1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香

附10克、乌药6克、川芎10克、水煎服14剂。1月后家属来诉,病人诸症悉消,如常人。

[评析]奔豚气之症,临床较为少见,病人发作时痛苦不堪,医院治疗、检

查,但往往不能取得好的疗效,这其中与很多医生不识此病有关,多以胃肠神经官能症治之。

王氏言此疾在其30余年临证中亦仅见数例。奔豚气以脐下筑筑跳动,亦称“脐下悸”为主要症

状,多因平素有水气停聚下焦,水气乘机欲逆。所以治宜助阳行水,用桂枝温中降逆;生姜散水

结以开气郁;甘草、大枣健补中州以行津上液,枳壳、香附疏肝理气;柴胡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

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行气散结,二诊时仍步原法以巩固疗效,疾蠲而愈。

第五卷179

####

医论医话

一、治病与治体

中医治病首先是应立足于辨病、辨证而论治,但是作为中医诊疗一大特色之一的辨体论治

往往在临证时被忽视。其实早在《内经》中就有辨体而治的论述,如《素问·三部九候论》中有:

“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无问其数,以平为期。”后世医

家在《内经》基础上,更有阐发。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中有云:“血气有浅深,形态有苦乐,肌肤

有厚薄,能毒可否,标本有先后,年有老弱,治有五方,令有四时,孰为正治、反治,孰为君臣佐

使,合是数者,计较分毫乎议方治疗,贵乎适中。”又《格致余论》云:“凡人之形,长不及短,大不

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厚;而况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白者肺气虚,

黑者肾气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迥别也。”徐灵胎则更明确地指出:“天下有同

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唯无效而仅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人异也。夫七情

六淫之感不殊,而受感之人各殊,或身体有强弱,质性有阴阳,生长有南北,性情有刚柔,筋骨有

坚脆,肢体有劳逸,年龄有老少,奉养有膏粱藜藿之殊,心境有忧劳和乐之别,更加天时有寒暖

之不同,受病有深浅之各异,一概施治,则病情虽有,而于人之体质迥乎相反,则利害亦相反

矣。”盖人之虚实寒热各有不齐,所以病虽相同,治当分类。有宜于此而不宜于彼者,应因人而

施。历代医家这种区别不同体质进行治疗的观点(治疗个体化),正是体现了中医治病的整体

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兹分以下几个方面,详加说明。

(一)禀赋强弱

人体素质有强弱之异,有偏寒偏热之殊。因此临证治疗,必须结合患者平素体质而治。如

章虚谷说:“面白阳虚之人,其体丰者,本多痰湿,若受寒湿之邪,非姜附参苓不能去,若湿热亦

必粘滞难解,须通阳气以化湿,若过凉则湿闭而阳更困矣;面苍阴虚之人,其形瘦者,内火易动,

湿从热化,反伤津液,与阳虚治法正相反也。”叶天士说得更为透彻:“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

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

弃,何以故也?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

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

率而往也。”这些都是根据病人体质特点和邪正消长情况而制订的相应治疗方法。在这方面,

《伤寒论》更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始指出淋家、疮家、衄家、血家、汗家都不可发汗,就是因为这些

患者体质偏虚,即使感受外邪,治法也当别论。联系实际,临床对虚人感冒的治疗,在方药应用

上不同于常人感冒,单纯解表祛邪,难免犯虚虚之戒,而邪必不除,治当扶正解表,标本兼顾。

气虚者宜益气解表,用人参败毒散或参苏饮;血虚者宜养血解表,用七味葱白饮,或四物汤加荆

防之类;阴虚者宜滋阴解表,用加减葳蕤汤;阳虚者宜温阳解表,用麻*附子细辛汤,或再造散。

第五卷180

####

总之,临证治病,必须审度患者的体质,权衡强弱而治,做到“因人制宜”,“形气不同,处方施治

有异”,决不能众人之病等量齐观,一概而治也。

(二)年龄长幼

人体气血及内脏盛衰和生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影响对致病因

素的反应能力。所以年龄长幼与治疗关系密切。《本草纲目》序例云:“凡人少长老,其气血有

盛壮衰亡等,……故治法亦当分三等,其少时服饵之药,于壮老之时皆须别处,几微之元气易耗

而难复也。不比少年气血生机甚捷,其势渤然,但得邪气一退,正气随复。年以老年慎泻,少年

慎补。”这种区别不同年龄进行治疗的观点,是很辩证的。实践也告诉我们,少年、成年、老年由

于体质情况有异,在“辨证施治”前提下,对具体立法、处方、用药应有所区别。如对小儿,因属

“稚阴稚阳”之体,故不论在用温热或苦寒之剂时,均应中病即止。盖苦寒之品毕竟易伐小儿生

生之气,辛热之属则易损真阴,所以前人谆谆告诫说:“治热当令热去而不冷,治冷当令冷去而

不热。”确为经验之谈。叶天士对老年疾病的论治亦十分注重体质特点。他认为,六旬以后主

要为下元肾衰,如谓“男子向老,下元先亏”、“年高水亏”、“高年下焦阴弱”等。因此,在治疗上,

很重视调补肾阴、肾阳。他治老年病的总原则:审体质、保真元、慎劫夺。指出高年阴虚、液枯,

不可过清过消,妄汗妄下,这些见解和经验都是十分宝贵的。

(三)男女之别

妇女在生理特点上有别于男子,盖妇女以肝为先天。秦天一说:“观叶先生医案,奇经八脉

固属扼要,其最重调肝,因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怫郁,郁则气滞血亦滞。”刘河间及

王肯堂均有天癸既行,病候当究厥阴之论。凡此都说明肝与妇女病理关系密切,又妇女以血为

主,经、孕、产、乳均易消耗血液,以致机体处于血分不足,气分偏虚的状态。因此妇女以气血病

变,尤其血分诸证较为多见。基于上述,我们在妇科临床治疗中,应特别重视调理气血和调整

肝脏的功能。

(四)生活优劣

主要指生活条件、营养状况对体质的影响及其与治疗的关系。一般说膏粱厚味酿积既久,

多为痰湿或湿热之质;纵欲恣情,沉湎酒色,多损真阴真阳;饥饱营役每多脾胃致虚。养尊处优

的“王公大人”与饱经风霜的劳动人民体质自然有异,治之有别。《灵枢·根结》有云:“逆顺五体

者,言人骨节之大小,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

数,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剽

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浅深多少,可得同之乎?”“膏粱藜藿之味,何可同也。……刺布衣者,深以

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

(五)地域差异

地区不同,生活习惯不一样,人体的体质也有差异,因此中医治病,常因地制宜。不同地

区、不同自然环境对人体体质和发病有影响,从而治法亦随之而异。在临床上我们体会到地区

不同,人体的体质有异,用药就不大一样,如北京习用麻、桂之类,且剂量较重,南方有些省份,

第五卷181

####

麻、桂之用量较轻。四川用附子,剂量可达百克,而江浙一带,鲜有用此量者。诚如孙思邈所

说:“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江南岭表,其地暑湿,其人肌肤薄脆,腠理开疏,用药轻省;关中河

北,土地刚燥,其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重复。”近人张锡纯在论述麻*用量时更具体指

出:“如大江川南之人,其地气温暖,人之生于其地者,其肌肤薄,麻*至一钱可出汗,故南方出

医书有麻*不过钱之语;至*河南北,用麻*约可以三钱为率;至东北三省人,因生于严寒之

地,其肌肤颇强厚,须于三钱之外再将麻*加重始能发汗,此因地也。”说明地理环境对人的体

质与发病及其治疗,有一定关系。

总之,临床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转归、愈后及疾病的治疗、预防都要考虑到患者的体质状

况,针对病人的体质状况,因人制宜,辨体施治,重视体质与治疗的关系。这不仅是中医诊治疾

病的特色之一,同时通过辨体而治还可提高临床疗效,使辨证施治水平得以提高。所以,今后

可考虑建立体质药物治疗学。它是根据体质学和药物学的理论认识体质差异及病理体质与药

物治疗的关系,研究如何恰当地选择药物去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其主要研究任务即为:

①以疾病为系统,研究在治疗疾病时根据体质的差异确定药物的剂量和选择药物的种类,将有

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增强治疗效果。②以体质为背景,研究用药物改善病理性体质,有助

于未病先防和治病求本。并将使“疾病———药物”的单一治疗模式在一定范围内,转变为“体质

———疾病———药物”的治疗新模式,从而为人类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探索新的途径。

二、阳痿从肝论治

阳痿从肾论治为古今之常法,王氏根据临床实际提出阳痿从肝论治,云:阳痿求诊者青壮

年并不少见,其年肾气本应旺盛,临床用治肾法往往收效不显,常因情志所伤,而性交乃宗筋用

事,诚如《素问·痿论》所云“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故从肝论治,应收良效。

(一)宗筋为肝所主 治痿当重调肝

阴器为肝经循行所过部位,若肝脉运行正常,则气血条达,阴器得以濡养,勃起正常;若肝

经滞涩,则气血难达阴器,而致阳痿不举。肝之于筋,有着主与生的关系,肝在体合筋,诸筋皆

为肝所主,筋伸缩的正常活动和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充足,筋得其养,才能灵

活伸缩,运动自如。诸筋为肝所主,而肝之经筋亦结于阴器。宗筋乃诸筋之所聚,诸筋皆统于

肝。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和情志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

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宗筋得以濡养,用事自如;若疏泄不及,则气失于疏通畅达,形

成气机不畅,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导致经络不通,宗筋失养,或疏泄太过,气机紊乱,升发太

过,下降不及,形成肝气上逆、肝火上炎的病理变化,亦可导致经脉运行障碍,宗筋难以得养,发

为阳痿不举。

人的情志活动,有赖气血的正常运行,肝疏泄气机,使气血运行正常,所以人的情志活动与

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由于肝主宗筋,所以男女欲交媾时阴茎的勃起,是作为君主之官的心

通过具有谋虑作用的肝而使宗筋发挥作用。若肝之疏泄正常,气机调畅,则对精神刺激的耐受

阈值就高,心情畅舒,气血和调,宗筋用事正常。若肝失疏泄或疏泄太过,可导致肝郁、肝火,使

气机紊乱,宗筋失养,谋虑不出,发为阳痿。

第五卷182

####


  肝血充盈,则阴茎怒、大、坚、热。肝藏血,具有调节血液和贮藏血的功能。肝藏血正常,肝

血充足,肝木得养,疏泄得以冲和调达,气血充盈,则宗筋得以濡养。宗筋有赖肝血的濡养,用

事之时以有形之血使阴茎涨大充盈,这对阴茎功能的维持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若肝失调达,

肝血亏虚,则阴茎勃起无力,甚至阳痿。

总之,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又肝与前阴密切相关,故肝之功能正常,则气血旺盛,

宗筋得养,阴茎得以充盈,反之则阳痿。

(二)治重调肝 活用九法 兼顾咨询

从肝论治阳痿,关键是抓住肝伤以致气血不畅,运行障碍,宗筋失养这一病机核心,辨明证

候,治以证立,方从法出。

1调肝疏肝法:本法适宜于肝失疏泄及疏泄太过的阳痿患者。若失志之人,因于情志不

遂,气机不畅。抑郁伤肝,以致肝气郁结者,用疏肝解郁;若躁急之人,因于怒气,气郁紊乱,致

肝气横逆者,用镇肝柔肝。本法重在调理肝气治痿,可“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至和平”。方

药:疏肝理气可用四逆散、逍遥散加减;镇肝柔肝可用一贯煎加减。

2活血通络法:本法适宜于气血瘀滞,肝之经脉凝塞,遏阻气血,宗筋失养之阳痿。方药:

瘀血兼有虚象者,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兼有寒象者用少腹逐瘀汤化裁。常加入通经活络散结、

活血入肝之专药,如蜈蚣、水蛭、白僵蚕、三棱、莪术、牛膝等。

3补气生血法:本法适宜于肝血亏虚,阴茎失于充盈之证。方用当归补血汤合四物汤加

减。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宜重用*芪以裕生血之源。

4潜阳凉肝法:本法适宜于肝火旺盛,气机紊乱,气血升降失常所致之宗筋痿软。方用丹

栀逍遥散加减。

5清热利湿法:本法适宜于肝经湿热蕴结,熏蒸宗筋致阴茎弛张,用事痿弱之症。方用龙

胆泻肝汤或程氏萆分清饮。前方清热力较强,后者偏于利湿。

6暖肝散寒法:本法适宜于邪客于肝脉,寒凝血滞,宗筋收引所致阳痿。方用暖肝煎或茴

香橘核丸。常加九香虫、紫梢花、紫石英等。

7培土抑木法:本法适宜于脾胃虚弱,不能“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或肝气横逆犯胃之肝

脾同病所导致的阳痿。方用逍遥散合参苓白术散,培补脾土,使肝木得以濡养,则可抑其横逆,

使气机条畅,宗筋得养,阳痿可愈。

8滋水涵木法:本法适宜于房劳过度,耗伤肾精,精不生血,或思虑过度,肝血暗耗,血不

化精之肝肾同病所致阳痿。方用六味地*汤合一贯煎加减,两方肝肾同补,使精血互生,宗筋

得以滋养,阳痿可愈。

9益肝壮胆法:本法适宜于禀性懦弱,多疑胆怯,房事之时卒受惊恐所致之肝虚胆怯,阳

道痿软。方用合阳娱心丹化裁。

此外,中医认为肝与情志活动有关,即与现代医学认为阳痿病因由器质性和精神性两类组

成的认识一致。因此,心理障碍,情志不遂是阳痿发病的最常见、最多发因素,所以心理咨询是

阳痿治疗的重要环节。王氏认为,从肝论治阳痿,重在舒理情志,不唯以投以药石,亦应包括性

咨询指导,可谓异曲而同工。首先是应倾听患者陈述,详细了解病史,再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疏

导,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排除性事干扰,创造适宜性生活的环境,使其情绪悠悠舒缓,即“必先

第五卷183

####

和气,阴茎乃起”。还应根据病人对性知识了解的一般情况、年龄、体质、伴发疾病的不同,使其

改善性技巧、交换性交体位等。

三、谈组方法度及小方应用

有的医生提笔开方如同现今有些国人之用“膳”,讲究“排场”,三味药一排,上下至少三四

排,还带上几味药引子,似成了中医学中之“处方八股”。本来几味药可以治好病,也要开上十

多味药,有的处方甚至多达数十味,造成药物浪费,增加药费开支,而且往往由于用药缺乏针对

性,影响了医疗质量。这种现象值得引起注意。

造成这种“排场”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医生对某些较复杂的病证,没有找到问

题的症结,开出许多药物去“碰、试、探”。唐代名医许胤宗曾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批评那种抓

不准病情而惯用多药的医生。他说:“不能别脉,莫识病原,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

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冀一人获之,术亦疏矣。假令一药偶然当病,他药相制,气势不

行,所以难瘥,谅由于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学会抓主要矛盾,如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

习,不断提高辨证施治水平。审证求因,抓住主攻方向,确定主要治则,选择主要药物,能否把

病治好,关键不在药多,而在用药准。如仲景之桂枝汤、白虎汤等用药不过四、五味,但历经

2000多年,仍具很高临床价值。我们处方用药的原则应该是:在保证病人最大安全的前提下,

以最小负担(人体和经济),争取高疗效(近期和远期)。由此有必要对组方法度及加强小方研

究谈些体会。

(一)关于组方法度

诗词有格律,组方也有法度。所谓法度,是指治疗疾病的法则和从众多方剂中总结出来的

治疗规律。观仲景之方,不仅配伍谨严,用药精当,而且体现了方以法立,法以方传的治疗体

系。举凡麻*汤的汗法,承气汤的下法,小柴胡汤的和法,四逆汤的温法,白虎汤的清法,炙甘

草汤的补法,抵当汤的消法,瓜蒂散的吐法等,无不皆然。其间尚有对方药升降浮沉的观察,性

味亲和的选择,主辅适当的安排,佐使量材的驱遣,分量多寡的裁酌等,含有不少精蕴。如麻*

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三方都主以麻*,辅以杏仁,使以甘草,配桂枝,则名麻*汤,为治

伤寒表实无汗之方;伍石膏则名麻杏石甘汤,为治风热郁肺喘而汗出之方;合苡仁则名麻杏苡

甘汤,为风湿痹痛日晡热甚之方,一药变则全方作用变,主治证候亦异。即是相同药物的方剂,

随着剂量的变更,治疗作用也发生相应变化。如《金匮要略》中的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

大*汤,三方药物相同,只是分量在不同方剂中各有偏重,则治三种不同的病证。仲景这些组

方法度,均示后人以规矩,我们应该勤加探求。有些人好开大杂方,一提清热解毒,就蒲公英、

紫花地丁、大青叶、板蓝根、银花、连翘,一古脑开来,试图“毕其功于一役”。如遇复杂证候,更

是东加一味,西添一味。由此可见,一张处方如果没有法度,就会散漫无究,只有以法统方,方

以法立,才能丝丝入扣,得其精要。

(二)关于研究应用小方的意义

我们这里说的“小方”,是指药味少,用药精的处方。仲景当可推为善用小方的大师。据统

第五卷184

####

计,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里,现在还使用的小方,一味药在15方以上,两味药在40方

左右,三味药在45方以上,四味药在32方左右,五味药约有28方。两书在五味以内者已占半

数以上。这些用药特点,是值得我们考虑学习的。“药专力宏”是伤寒、金匮方的特色。我们认

为加强小方的研究应用是提高辨证论治水平的需要。从某种意义来说,一个医生能否做到用

药少而精,可反映其辨证论治的水平。如癃闭一证,从中医辨证来看,有属气虚无力行水者,有

属气滞失于疏泄者,有属寒凝水结者,有属肺失治节者,有属热结膀胱者等。如果我们辨证不

明,心中无数,凡是通利小便的药,便信手拈来,不仅处方用药多而杂,且治病抓不住要害。加

强小方研究应用,也是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需要,如山西的宫外孕汤只有五味药,贵州排石汤,

先后多次改革方剂,只用四味药。这些事实说明治疗危重病与用药的多少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来看,有时用药太多往往难以阐明主要药物的作用,对探索治疗规律也带

来困难。

开展小方的研究应用,对于降低医疗费用,节约中药材资源,减轻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

不无好处,对到2000年达到人人享受医疗保健的目标亦有普及、推广作用。对于中药研制新

药,走向国际,推广运用亦有重大意义。

(三)怎样掌握小方的应用

综观前述,要掌握小方的应用并不是一个处方少开几味药的简单问题,我们认为需要从以

下几方面入手:

其一,要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练好基本功。中医治病,不论大小,治不论难易,必须抓

住理、法、方、药四个环节,这样做到理明、法合、方符、药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完整的方案,

然而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有牢固的基本功。

其二,要博采众长。我们在提倡研究应用经方的同时也要注意兼收名家之长。历代许多

学验俱丰的医学家处方用药常寥寥数味,却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

录》一书中载方187个,90%以上的方剂不超过8味药,而又以五六味药一方为最多。

其三,要善于向人民学习,民间单方、验方具有简、验、廉、便的特点,在防病治病中占有重

要地位。我国历代许多医学家如孙思邈、李时珍、赵学敏、沈括等都能在医疗实践中从民间汲

取养料,在他们的著作里记载了不少来自民间的实践经验。如孙思邈在写《千金方》的时候,用

了很大精力收集流传在广大群众中的单方、秘方、验方,进行总结和研究。

其四,在注意用药少而精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剂量的轻重。一般来说,疗效好坏与方剂大

小、剂量轻重并不一定成正比。对于疗效不好的病,首先要检查处方是否对证,而不应只想剂

量不够,盲目加大剂量。现代名中医蒲辅周主张:“汗而无伤,下而无损,温而勿燥,寒而勿凝,

清而勿伐,补而勿滞。”避免造成“药过病所”、“诛伐无辜”之弊。事实上,对任何方药不能只看

它好的一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水可载舟,亦能覆舟。

当然我们提倡研究应用小方并不是一概排斥疗效好药味多的大方,如东垣治脾虚表虚,湿

邪内生外袭,病因错综复杂的升阳益胃汤多达16味,味味熨贴病情,不厌其多。《和剂局方》的

五积散加葱姜煎服17味,除解表温中外,兼消寒、食、气、血、痰五积,亦不厌其烦。大方、小方

都能治病,各有针对性,只是要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根据病情的需要合理用药才妥。

第五卷185

####

四、漫话麻*

王氏早年见叶桔泉先生治风湿痹痛推崇五积散,云其散寒止痛效果极佳,乃缘于方中有麻

*。后王氏执教《伤寒论》讲麻*汤,“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

者,麻*汤主之”。麻*汤中之8个症状中痛症竟占其半。《金匮要略》麻*加术汤治外感寒

湿,一身烦疼,对麻*止痛认识更深。以后凡遇风寒痹痛、寒凝子痛等症尝予麻*10克止痛,

效果立显,但其时认识只在散寒温经止痛一层。

对麻*入血分治顽痹是后来逐步认识的。唐《药性论》言麻*“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

仁”,《千金方》亦载其“治顽痹,四肢不仁”,金元《日华子诸家本草》云麻*能“调血脉、开毛孔皮

肤”,则从理论上作了解释,至此认识又深一层。

麻*破血滞,化痰凝为认识之第三层,此乃王氏随江韵樵老中医诊治外科病症时所学。江

老先生对阴疽、流注、鹤膝风尝用《外科证治全生集》之阳和汤,多获效机,言其有温阳补血、散

寒通滞之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对麻*之用所言极明,“轻扬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中最轻

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痰凝积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

麻*在外科上的运用功不可没。《外科正宗》七星剑汤治疗疔毒走*,面肿如斗,神识昏愦(相

当于现代医学之脓毒败血症)确能逆流挽舟,江老对此亦治验颇多。此后对前贤用麻*治外科

病症愈加留意,如《刘涓子鬼遗方》常配麻*治金疮折伤之证,《医学心悟》、《疡科心得集》用麻

*膏治疗疥癣、风癞。《验方集》、《外科名隐集方》用麻*治风疹肤痒等。

麻*在妇科运用,历代医家亦多所论,如《神农本草经》谓本品“破症坚结聚”,《本草纲目》

言其治“产后血滞”等,皆从本品主血分立说。

麻*连翘赤小豆汤,因其用麻*,历代注家多把本方解作“解表退*”之剂,而《伤寒论》原

文是“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麻*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显然与原意相悖,其产生曲解的原因是

将麻*视为解表专药而忽略了入血分的功能。70年代,王氏随岳美中老先生临证,见其用麻

*连翘赤小豆汤治慢性肾炎,思路独特,将其医案附后:姬某,男,45岁。患慢性肾炎,苔*腻,

脉大而数。8年前因湿疹后所得,现仍时出时没,尿检蛋白(+++),红细胞25~30/HP,管型

(+),诊为湿毒内陷,用麻*连翘赤小豆汤祛湿毒(麻*6克、连翘12克、赤小豆24克、杏仁9

克、甘草6克、生姜9克、桑白皮9克、大枣4枚)服4剂未有汗,麻*加至9克,得微汗,服至10

剂,湿疹得减,乃渐至消失,尿蛋白(++),红细胞1~15/HP。

综上所述,麻*除所熟知宣肺平喘之作用外,其蠲痹止痛,入血破滞之功亦当加以应用。

第五卷186

####

经验方

一、五草汤

组成:车前草15克、鱼腥草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益母草15克、茜草15克。

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剂型:汤剂。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适应症:急性泌尿系感染,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淋漓不畅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或红细胞。治疗中应根据病情轻重及兼证酌情加减。急性期体温

升高者加柴胡10克、*芩10克;尿镜检白细胞>5个/HP者加鹿衔草10克、蒲公英15克;尿

镜检红细胞>3个/HP者加白茅根15克等。泌尿系感染,属中医淋证范畴,病机多为湿热蕴

结膀胱。辨证依据有三:①明显尿路刺激症状;②舌苔*或*腻;③尿常规检查符合泌尿系感

染。该方为王氏多年临证所创之方,屡验不爽。

二、精液不液化方

组成:苍术10克、*柏10克、浙贝母10克、白芥子10克、茯苓10克、车前子10克、麦芽30

克、山楂15克。

功能:清热化湿,消痰祛浊。

剂型:汤剂。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适应症:精液不液化症。

三、平冲饮

组成:川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龙骨15克(先煎)、牡蛎15克(先煎)、紫石英15克(先

煎)、磁石15克(先煎)、*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酸枣仁15克、川*连10克、蝉衣

10克、玄胡索10克。

功能:镇静安神,平冲定悸。

剂型:汤剂。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适应症:心悸、怔忡。现代医学诊为快速型心律失常者。

第五卷187

####

四、前舒汤

组成:当归10克、浙贝母10克、苦参10克、蒲公英15克、*柏10克、乌药10克、石菖蒲10

克、丹皮10克、炙水蛭10克。

功能: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用法:初中期(寒热夹杂)基本方合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仁10克、制附子10克、败酱草10

克),后期(瘀浊互结)合桂枝茯苓丸(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

克)。

(徐学义 编)

第五卷188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