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面针多功能的草药选择,治疗风湿关节痛 [复制链接]

1#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一种名为两面针的草药。两面针,这一在《中药大辞典》中备受推崇的草本植物,拥有多个别名,如上山虎、下山虎等,展现了其在民间草药中的广泛认知。它属于活血止痛药类别,以根为药用部位,且品质上乘者味浓、根皮厚实。这种草药主要生长在丘陵、山坡灌木丛或山林中,被广泛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台湾等地。

两面针的药性平和,味道苦辛,并带有一定的毒性。它能够归入胃经和肝经,显示出其独特的药理作用。这种草药被誉为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解毒消肿以及祛风通络的良药。在临床上,它常被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发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和牙痛等症状,同时对于毒蛇咬伤也有显著的疗效。此外,它还可以外用于治疗汤火烫伤,显示出其广泛的药用价值。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发现两面针的常用配伍药物包括牛膝、三棱、莪术等,这些药物与两面针协同作用,能够增强其药效。同时,现代研究也揭示了其根部的化学成分,如氯化双面刺碱等,这些成分赋予了它镇痛、镇静、保护心血管系统、解痉、抗癌以及抗菌等多重功效。煎汤服用时,一般用量为5~0克。若需外用,可适量研末后调敷于患处,或用煎水清洗患处。孕妇应避免使用。同时,不建议与酸味食物一同服用。

过量服用两面针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包括腹痛和腹泻。误食其果实也可能引起中毒,表现为头晕、眼花和呕吐。此外,使用两面针注射液进行肌内注射时,偶尔会出现过敏反应,如全身皮肤发红发痒,特别是脸颊与发际处,伴有轻度烦躁、呼吸稍促、恶心呕吐和血压升高等症状。但仅服糖水观察,这些症状通常在小时内自然消失。

两面针广泛用于多种中成药中,如跌打伤科酒、中华跌打丸等,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状。此外,它还用于复方草玉梅含片、伤痛酊等,以缓解牙痛和其他疼痛。同时,两面针也用于外感风痧片、骨刺平片等,以治疗感冒和其他病症。请注意,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

两面针的配伍应用在中医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它常与其他药材一同使用,以增强疗效或调整药性。例如,在与跌打损伤相关的治疗中,两面针常与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药材如红花、伸筋草等配伍,以促进伤势的恢复。同时,在感冒等外感病症的治疗中,两面针又常与解表散寒、清热解毒的药材如麻黄、金银花等配伍,以标本兼治。然而,具体的配伍选择和应用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指导来进行。①风湿关节痛的治疗:使用两面针根5克,搭配肖梵天花根30克,进行水煎服,可有效缓解风湿关节痛。(《福建药物志》)②毒蛇咬伤的救治:将两面针鲜根30克水煎后服用,同时用鲜根磨酒进行外敷,以治疗毒蛇咬伤。(《福建中草药》)③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调理:取两面针根5克,与金豆根、石仙桃各30克一同水煎,可辅助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福建药物志》)④肋间神经痛的缓解:将两面针根、土丁桂各5克,与盐肤木、黄皮根各30克一同水煎,有助于减轻肋间神经痛的症状。(《福建中草药处方》)⑤胆道蛔虫症的治疗:柘树、两面针、十大功劳根各5克,水煎后服用,可有效治疗胆道蛔虫症。(《福建中草药处方》)⑥痢疾的防治:将两面针根5克,火炭母全草30克,番石榴叶30克,旱莲草20克一同水煎,每日服用一剂,可防治痢疾。(《壮族民间用药选编》)⑦龋齿痛的缓解:将两面针根皮研成粉末,置于痛处,或取3~9克两面针根煎水含漱,可有效缓解龋齿痛。(《广西本草选编》)⑧跌打损伤的恢复:使用两面针鲜根30克,鲜朱砂根5克,猪蹄只一同炖煮,加入适量酒水后服用,有助于跌打损伤的恢复。(《福建药物志》)⑨两面针在抗癌方面的应用:采用两面针、黄芪、露蜂房等中药材进行水煎服,配合毗柔比星为主的联合方案,可有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⑩溃疡的治疗:采用山豆根、两面针等多种中药制成散剂,在局部治疗口腔溃疡方面表现良好,能有效消除疼痛,促进愈合,缩短疗程。)两面针在妇科的应用:采用宫炎平片(含地稔、两面针等成分)治疗急慢性盆腔炎;同时,两面针也可外用治疗跌打损伤、感冒、痄腮、痛经、口疮等病症,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